第484章 突如其来的会议(第 3/4 页)
不过又联想到孙运璇前往香港新城医院就医的事情,估计也是为蒋先生打前站,根据前世经验,这位蒋先生可是没多少时间了。
现在国际上的所有医疗机构当中,没有一个能够和中国医疗公司的技术媲美的,想要治好他的病,还真的需要到中国医疗公司就医不可。
当然,即使没有今天的议题,赵一本人对于他前往新城医院治疗也不会设置阻碍,相比起他的继任者,蒋先生至少还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而且态度非常的坚定。
所以从国家的整体利益考虑,蒋先生在位时间长点,对我们其实是一件比较好的事情,至少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预期的,不会出现太大的波折。
等到我国的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发展起来,双方实力严重不对等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只要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觉得,凭借一个小岛,就可以和我们相抗衡,统一进程必然会纳入到两岸思考的范围之内。
只是他没有想到,那边的反应竟然这么快,按照赵一的预计,还需要个5年左右的时间。
那时候,我们不管是经济总量,还是军事实力,都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成为国际名副其实的参与者,和部分规则的制定者,民族复兴基本实现了。
不过真的到了那个时候,两岸之间的谈判肯定和这个时候不一样了,条件肯定没有现在这么宽松。
这也是赵一不得不佩服的地方,对岸竟然已经察觉到了这种变化,并且能够及时的做出反应,为自己争取时间和有利条件。
说实话,就现在的情况而言,我们这边其实对对岸的需求非常的小,这一世既不缺资金,也不缺技术。
如果不是我们一直以来都有大一统的思想,也是在百年积弱只有,证明我们已经实现了伟大的民族复兴的一部分,其实它的价值已经大打折扣。
不过回归之后,对于我们冲出岛链封锁,实现红海战略具有积极的作用,不过这些附带功能,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在赵一的思维里面,只要足够强,具有碾压一切的实力,牛鬼蛇神都会自动给你让路,至于第一岛链第二岛链,事实上就不会存在了。
这也是为什么他从来就没有考虑过通过其他手段介入到两岸统一的问题,因为他认为实力到了,有些事情就会自然而然的发生,甚至都由不得对方有其他想法。
就在赵一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一位老领导发言道:“这次的议题,最低的实现目标就是两岸三通问题了,如果这点没有实现,那基本上也没有什么成果了。”
众人听到这句话后,都是点了点头,三通问题是这次谈判的最低目标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如果这个都没有实现,那么其他的就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
其实我们这边早就发表了和三通相关的评述,后来三通进一步扩展成为“三通四流”,增加了“探亲、旅游及学术、文化和体育交流”。
只是实现这个过程是极为坎坷的,兜兜转转,到了2008年才开通双方直达航线,时间可谓是非常的漫长。
“当然,最高的目标就是实现两岸统一进程谈判,不过我觉得这次想要实现最高目标难度应该很大,不过我们在谈判策略上,可以先采取最高目标,这样也比较好实现较低目标。”
这位老领导接着又提到了最高目标,不过在场的人,都觉得这个目标现在实现的可能性比较低。
虽然两岸都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但是双方的想法却不是一致的,那边之前还有“反攻大陆”的想法呢,他们的“一个中国原则”,当然是以他们为中心了。
不过赵一对此是比较乐观的,如果策略得当,也许最高目标也不是不可以实现,这就要看我们怎么操作了。
就算是短期内无法达成共识,这个过程也不需要持续太久,因为他有信心在未来的5到10年时间里面,实现实力上的碾压。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等到双方差距进一步拉大的时候,就不是个人愿不愿意的问题了,来自民间的力量就会自发的推动这一进程。
那时候,就不是单纯的政治意见不统一就能够阻挡的住百姓对于自身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不是某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压制住民众的想法。
这时候另一个领导接着说道:“其实两岸之间的分歧还是利益上的分歧,既包括政治利益,也包括经济利益。
这些年来,我们的经济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各个行业都是稳定向好,在国际贸易当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