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分析解决问题(第 1/4 页)
这个时候,又有一位领导出来说道:“虽然华夏军事工业公司的各项军事装备确实有其可取性,对提高我国的军事装备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我觉得这样贸然提前公布在世人面前,虽然可以给对岸一定的压力,但是带给我们的压力可能会更大。
主要有两点理由:一是虽然新装备具有先进性,但是想要形成战力,还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在这之前,其实威慑作用不见得有我们预想的那么大。
二是我们的发展中心还是在经济上,每年国防开支非常的有限,也就造成了我们每年能够采购入列的新装备并不会特别的多。
在这两个方面的限制之下,就算是华夏军事工业公司的军事装备领先国际,只要明眼人就可以看得出来,当前短时间内是无法形成威慑力。
更重要的是,我担心一旦让老牌大国感受到我们的威胁后,打破当前的世界格局,调转枪头对付我们。
这个时候,我们的军事威慑力既没有形成绝对的实力,又在经济上面面临国际封锁,最后会导致我们满盘皆输。
未虑胜先虑败,我们不仅需要乐观的估计问题,更要看到最坏的结果,如果没有充分的考虑,会严重的影响国家战略方针。”
这位领导的发言可谓是振聋发聩,切实说到了要害之处,如果真的在这个空档期内出现意外,后果将不可收拾。
有领先世界的军事装备固然可喜,但是在没有大规模装备入列,并且没有完全掌握新装备带来的新战法之前,确实不宜盲目乐观。
赵一听了之后,对这个表述也是认同的,不过他其实对这些东西都有着较为完善的处理方法。
针对第一个问题,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事情,第一个方面:就是能够实现先进军事装备的快速生产,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大规模供应给军方使用。
由于军事装备的特殊性,特别是先进军事装备,有很多环节还是采用人工制造方案,装备的生产速度,严重受到高级技术工人的数量限制。
这就是为什么越先进的装备,生产的速度越慢,因为精度达到一定的程度,只有人工才能够突破极限,达到机器不能够达到的精度。
不过这些都是其他的军工企业面临的问题,在华夏军事工业公司组建生产线之前,天工精密仪器公司就已经针对军事装备大规模工业化展开了专门的研究。
别看天工精密仪器公司顶级设备和加工中心是留给兄弟公司使用,次一等才会出售给国内企业使用,再次一等则是用于出口贸易。
其实在自用的等级之上,还有顶级军工用途的更高加工精度的加工生产设备,这一档次的就是为华夏军事工业公司准备的。
别看这种等级的加工设备之前没有提过,那是因为这个档次的难度是最高的,早在华夏军事工业公司成立之前,天工精密仪器公司就已经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工作。
按照赵一的思路,先进军事装备虽然威慑力够强,但是也要确保能够随时扩充产量,就像世界大战一样,采用下饺子的方式来快速生产。
不然的话,真到了战争时期,就算是装备再先进,以一敌百,因为产量不足,也会被慢慢的拖垮。
所以在他有意进军军事工业的时候,就让天工精密仪器公司对军工级别的加工中心设备进行研究工作,并且提供了一套更先进的技术理论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军事装备产量不足的问题,其实是很好解决的,只要大规模铺开生产线,生产速度提升是非常快的。
第二个方面:就是快速形成战力,也就是装备到部队后,还需要让士兵尽快的掌握新装备的使用,发挥出来新装备的潜力。
其实华夏军事工业公司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的努力,第一个就是模拟操作系统,可以让士兵大规模在地面进行基本操作训练,熟练掌握设备的各个功能。
第二个就是全息头盔,虽然目前的全息头盔没有使用脑电波控制技术,但是相对于传统的驾驶方式,还是有了很大的改进,能够方便驾驶员更快的发挥装备优势和潜力。
现在他已经将单兵个人装备,包括单兵战衣和智能眼镜,都交给了华夏军事工业公司,依托智能眼镜当中的脑波控制技术,重新打造新的全息头盔。
新的全息头盔的使用,会进一步降低驾驶员的操作要求,同时也能够更快的发挥出来新装备的优势和潜力,更快的形成战斗力。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