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包抄(第 3/4 页)
如果说有什么通道,那就是中间那条公路。
但公路只有五米左右的宽度,在战士们交叉火力的压制下,这条通道已基本被封死。
鬼子唯一能威胁到八路军的,就只有他们的掷弹筒。
然而,这片地区一片平坦,鬼子掷弹筒无处可藏只能暴露在旷野中作战。
于是,其射手很快就遭到张庆才所带领的三排的打击……三排装备的全是打原装子弹的三八大盖,他们在这场战斗中担任着狙击手的角色,充分压制着敌人机枪手和掷弹筒射手。
此外战士们手里还有三门五零小炮。
打五零小炮的战士到现在也颇有些鬼子掷弹筒的神韵,他们只在战壕里冒下头瞄一眼目标的位置,然后就窝在战壕里架起小炮朝敌人方向打,一打一个准,打得鬼子掷弹筒和机枪一个个哑了火。
这并不是说八路军的五零小炮射手素质比鬼子强。
如果让他们单挑,王学新相信鬼子掷弹筒依旧占优势。
毕竟鬼子掷弹筒射手都是用炮弹喂出来的,掷弹筒还有膛线,肯定打得更准。
问题在于鬼子掷弹筒暴露在旷野外要同时面对八路军步枪、机枪和五零小炮的打击,无论现实还是心理上的压力都大得多。
而八路军的五零小炮则充分发挥其曲射的优势……射手躲藏在战壕内发射,敌人的直射武器步枪、机枪几乎无法对其构成威胁。
他们要考虑的只有一点,那就是鬼子的掷弹筒。
而躲避掷弹筒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打一炮换一个地方,于是鬼子总拿五零小炮没辙。
结果几轮炮弹比拼下来,五零小炮毫发无伤,却打掉了鬼子三具掷弹筒两挺机枪。
战斗力较弱的是谢保林带领的新兵。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