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十章 消息(第 3/3 页)

    骝点点头,“我明白了。”

    他的优点就在此,智朗不说的,他就很少过问。

    “家主!还有一事,智宽托我问一句,赵氏的那些俘兵,该如何处置?”骝接着说道。

    要知道,赵氏当初可是有大量俘兵的,加上后来在各地俘虏的,至少有两万人。如今通道修好了,城池也完工了,那些俘兵如何处置?

    “这倒也容易,赵地要修驰道,还得他们去!不过,如今不同以往,对那些俘兵也要区别对待。把有五十户邑以上的军官挑出来,剩下的士兵,选出听话的,放他们自由,还要重新奖励他们耕地跟财产。”

    “这么说,赵地要设县?”骝说道。

    如果要分封,那智朗根本就不会奖励那些俘兵了,而是直接把所有事务跟人员交给要分封的人。

    智朗点点头,有些感慨的道:“我这几日就会把薪武召回来,你心中也要有所准备。”

    他一直都很清楚,改革不易,而且极其危险。所以,从一开始,智朗就把改革的突破口放在了赵地。

    相比等级固化,利益层叠的智氏,被打烂了的赵地才是改革的绝佳之地。毕竟,改革的本质就是触动少部分人的利益,来让更多的人收益,说白了,就是社会利益再分配。而赵地的各级贵族早就被清理干净了,改革难度自然也更小。

    一旦智朗在赵地完成改革,大量新的利益获得者将出现。不管他们是赵人还是智氏之人,为了维护已得利益,都将是智朗最值得信赖的盟友。到那时,改革的大势才能算成了。

    ……

    随着气温一路走低,北风吹了起来,冬天离得越来越近了。

    而经过一个多月的奔波,屯留,“搬家”也终于完成了。

    不过,智朗却并不愿意去屯留处理政务,而是选择留在薪地。

    这当然问题不大,智氏各地的封邑不用智朗去管,政务的重心其实是那些县跟赵地。正巧,智氏设的县多数也在北方,赵地离得近,在薪地接收消息同样方便。

    结果就是,屯留名义上是宗庙所在,聚集了不少族中长辈跟族人,但却成了空架子,各地来的政务全部汇聚到了薪地。

    这显然又是智朗故意而为。

    搬家到屯留,是因为薪地在这,有倚仗;而宗庙意味着大势,必须也在手中。

    那些族人跟长辈也是一样的道理,散落各地难免捣乱,必须也掌握在手中。干脆把他们聚起来,却又不让他们接触政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天下枭雄 我家娘子,不对劲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江湖三女侠 风声 嬉游花丛 王者至尊小说 沉溺 希腊神话 小老板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重生之民国元帅 办公室潜规则 红警军团在废土 大汉帝国风云录 蜀汉之庄稼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