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分析的逻辑(第 3/4 页)
矛盾的原因是:原材料占比一会儿上升,一会儿又说减小,逻辑不清晰,无法解释产品毛利率变化。
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x100%。
很多人理解毛利率就是看公式,看公式的话,毛利率无非就是收入与成本的差值再除以收入。
但是我们从小到大学数学公式,目的不是为了机械地把公式读出来。
学公式的目的是帮助我们理解一些原本抽象的概念。
比如别人要我们解释为何一家企业的毛利率高,我们不能说:“哦,因为这家企业营业收入高,营业成本低啊!”
这是一种解释没错,但其实这等于没解释,因为我们这是赤裸裸地用数据解释数据。
如果有人问我们:“为什么你高考只考了280分啊?”
我们不能回答:“哦!因为我语文多少分,数学多少分,理综多少分……”
这当然是一种回答,只不过这就是用数据解释数据,根本不是别人想要的答案。
别人其实真正想问的是:“你高考280分是因为你不认真学习么?你是艺术生么?你高中是不是早恋了?你是不是家里很有钱要出国读书所以高考就裸考玩玩?”
别笑。
非常多的投行专业人士,大牛行业研究员,大牛财务分析师,名片上的证书一箩筐一箩筐的,真正写分析报告的时候,大多数人全在用数据解释数据,好似一份研究报告数据足够多,足够让行外人眼花缭乱,就显得自己足够有水平……而数据变化的真正原因你问他们,大部分人不一定能答得上来。
所以在毛利率这个问题上,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构成上看毛利是收入与成本的差,但实际上毛利率反映的是一个商品经过生产加工之后,转换“自身构成”以后,增值的那一部分。
换而言之,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