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三六章 忠臣孝子(第 3/4 页)

    一身重铠的杨丰鼓励着白板的熊廷弼。

    熊廷弼无言以对。

    祭坛。

    皇帝陛下正在听着司祝读祝文。

    整个祭天过程其实很繁琐,不过最重要的就是这个,读完祝文之后皇帝还得进行一连串祭奠,最后把祝文和祭品烧了,皇帝在望燎位看完焚烧过程,就可以正式结束了。

    可以说人海中如孤岛一样的祭坛上,皇帝和大臣们都在默默听着。

    司祝是由礼部侍郎曾凤仪充当,他是邹元标好友,万历十一年进士,不过万历二十一年就已经辞官,但之后一直主讲问津书院,这座建在新洲的书院之前在麻城之变后损失不小。主要是岐亭之战时候,大批学生英勇的跑去观战,然后在大溃败中死了好几百,不过好在还是多数都逃出来了,现在也有不少就在祭坛周围看着他们的老校长。

    弘光朝的官员多数背后都是书院。

    如果说议事会相当于元老院,那么书院事实上充当庶民院,毕竟书院的覆盖范围远比几十个耆老的议事会广泛,前者最多就是几个大的世家,而书院则覆盖几乎所有地主,富商,甚至部分富农,同样而有书院背景的官员们,更能代表整个地主阶级利益,而不是仅仅给几个大的世家当爪牙。

    世家没有战斗力。

    世家除了少数以外,通常都是投降派的。

    毕竟世家通常把持地方工商业,也就是说他们有退路。

    但中小地主反而是最有战斗力的,毕竟他们除了土地很难有别的财富支柱。

    这一点在上次山东和河南的秀才造反中,已经被证明了,在抗杨大业上不能指望那些世家。

    这位大儒亲自起草的祝文颇为冗长。

    他倒是读得声情并茂。

    皇帝陛下面无表情,大臣们同样面无表情,只有他那枯燥的声音在祭坛上响着。

    谁也没注意到,就在此时大殿背面,一个穿青袍的官员和一个穿定胜军军官服装的正在走上祭坛,一个负责守卫的军官迎上前,很熟悉一样和他们低声说了几句,然后三人一同走上去,而那些士兵则静静看着,任由他们走上祭坛背面的台阶。

    而正被曾凤仪搞得昏昏欲睡的官员们也没人注意他们。

    其实这种几十万人级别的大场面,秩序就不可能井然了,台上在祭天,台下观众照样吵吵嚷嚷,甚至祭坛周围还有趁机做买卖的,所以在曾大儒声情并茂读祝文的时候,周围其实是混乱的叫卖声,什么瓜子菱角茶水之类,俨然一片繁华的市场。

    皇帝的祭天与百姓无关。

    百姓们只是觉得这种场面很稀罕,所以凑过来看个热闹而已,甚至在边缘还有戏台。

    真的戏台。

    唱戏的咿呀唱着。

    “你这是早有准备啊,这位兄弟是常安军出身的吧?”

    熊廷弼边走边对那个带路的军官说道。

    后者身上穿着的还是常安军军服。

    “回熊都指挥,小的是常安军第四旅炮营的,如今已经改为御营第七军,也被陛下提拔为营长,这次陛下为了显示对新编各军的信任,由第七军负责驻守祭坛保护陛下,小的就请膺来守这边了,其实上次在应天被俘时候,小的就已经加入红巾军了,只不过奉大帅命令,在常安军里面潜伏而已。”

    那军官赶紧说道。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斗罗从攻略小舞开始无敌 1717新美洲帝国 天下枭雄 小老板 潜行者 不是吧君子也防 酒仙斗罗 大唐:开局错认皇后当岳母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大清要完 唐朝地主爷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从继任太守开始三国 斗罗:开局半神,被千仞雪曝光 三国之暴君颜良 不许没收我的人籍 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 大周守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