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四九章 诛杨之会(第 2/4 页)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弘光朝首辅,吏部尚书邹元标,站在汉江浮桥上怅惘地吟诗。

    “陛下以三省二十万大军付之董扩庵,不能讨灭逆贼,反而一朝丧尽,身死人手,又何足惜?”

    兵部尚书耿定力冷笑道。

    他和邹元标分别算是湖广和江西系的首领。

    他哥哥耿定向是前户部尚书,此外他还有个弟弟耿定理,兄弟三人在黄州天台山开办书院,包括目前万历那里的焦状元在内,大批学生考入官场,另外他弟弟还是李贽的好朋友,之前李贽在湖广讲学就是住他家,天台三耿算是湖广儒学的旗帜。

    这一点和邹元标差不多。

    邹元标也是在家乡讲学,然后培养大量门生,而这些门生又通过科举进入官场发挥他的影响力。

    东林书院只不过是集这种模式之大成而已。

    那些乡宦都这么干,他们有科举的经验,有官场的人脉,有足够财力,要想退休或者在政治斗争中失败回乡之后,还能继续在官场发挥影响力,就是在家办学招收那些士绅子弟,培养他们通过科举进入官场。然后就会形成一个以他为中心的政治集团,而这些乡宦又和过去的同僚旧友互相联络,后者的学生也和他的学生互相交好。

    然后朋党就形成了。

    东林党只不过是把这种模式玩大了。

    而目前的弘光朝廷,事实上就是被这样一个个集团控制。

    邹元标的江西系,准确说是吉安系,梅国桢女婿李长庚,白鹿洞书院山长舒曰敬两人,以白鹿洞书院为核心搞出的豫章社,刚刚考中状元的文震孟等人为主的东林党……

    好吧,就是东林党。

    实际上就是苏松士子跟随弘光的那些,他们为纪念殉难的高攀龙等人,以高攀龙,顾宪成等人理想是恢复东林书院为名,在承天组成东林社,而苏松士绅也迅速重建东林书院,然后在苏松继续为他们培养后备力量。刚刚结束的弘光朝会试中,大量苏松常镇士子考中,然后团结在文震孟身边,最终这个政治集团被称为东林党。

    而湖广也不是一帮,耿氏兄弟的天台派,袁氏兄弟的公安派等等,虽然理论上以文章相交,但实际上就是一个个政治派系。

    我大明文官们终于实现了他们原本历史上的万历朋党斗争。

    这也可以理解。

    就像杨大帅所说的,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

    本来就是个拼凑起来的朝廷,皇帝是个摆设,地方势力强大,就跟个十八路诸侯结盟一样,要他们来当官那就是为了斗的,像什么谁家出钱粮多了,谁家出兵少了,谁家的利益受损了等等,总之就跟个二毛议会般,而且也真有在散朝之后打起来的。

    比如因为浙江的卖队友,湖广籍的礼部侍郎郭正域,就在散朝之后愤然拿笏板敲了浙江籍右都御史陈有年狗头。

    后者怒斥他欺凌老人。

    并且饱以老痰。

    然后引发湖广籍大臣和浙江籍大臣的互喷,传闻互相有过不理智举动,不过据说是浙江籍大臣吃了亏。

    总之此事被民间好事者传为鄂浙之战。

    唉,都是那妖人害的。

    邹元标长叹一声,然后继续走向前方的樊城。

    这时候的樊城相当于襄阳的大号瓮城,从襄阳向北就是汉江浮桥,过了浮桥就是樊城南门,而整个樊城是横向的长条状,正好护住襄阳的北岸,准确说这时候叫做樊城关。

    而此时浮桥北岸的城门前,不是太监的司礼监掌印赵南星正看着他们。

    “叔台兄!”

    他笑着向耿定力行礼。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小老板 晋末长剑 江湖三女侠 沉溺 希腊神话 风声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折尽春风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秘密部队之龙焱 红警军团在废土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北齐怪谈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万历明君 三国军神 遮天这个霸体太稳健 明神逐仙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