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离京(第 3/4 页)
而侍女采兰从那日被陈明州叫去问话之后,知晓她曾经对主子顾月儿所做过的背叛之事,她本来以为会被他在主子跟前当面戳穿,但最终,陈明州选择放过了她,并且已经将她家中之事处置完好,吩咐她日后只一心将顾月儿侍候好,若是再让他知晓......某些对顾月儿的不利之事,他便会再不会手下留情。
没了来自苏姨娘母女的威胁,采兰终于放下了心来,知晓了此事后,即便没有陈明州的吩咐,她待主子顾月儿便也只会一心一意,再不会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
日子就在这般平静的时光中慢慢度过,北境边界之处驻守的军队却遭遇了一次更大的侵袭,平北大将军率领五万士兵防御顽抗,暂时抵御住了来自匈奴的侵袭,但因此事是在深夜之时突袭,给大楚军队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可小觑。
消息传至京城之后,引起大楚不少百姓的愤怒。
北境外的匈奴侵袭大楚北方领土,杀害百姓,抢夺粮食,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不像大楚的百姓,北境外的匈奴是最不守诚信的民族了,古往今来,也不知对中原发动过多少次战争,又给大楚造成多少损失。
因着匈奴此次突袭,北境军队的后方粮草被烧毁不少,朝廷得知消息后,一方面开始为北境军队准备补给粮草,另一方面,他们开始考虑北境那边传来的另一消息,十多年来,大楚一直都是以防守为主,但近两年来,匈奴的行事是越发过分和难看了,似是知晓大楚军队不会大动干戈,说出来的言语也是越发难听,叫军队中不少热血男儿听之,皆恨不得提刀将对方杀之后快。
只是,他们身为大楚的士兵,必须听从军令,令行禁止,不许做不经允许的事情,于是,他们也只能佯装什么都没听见,选择继续隐忍下去。
但一味隐忍也不是办法,因着他们的退缩,匈奴一方更加得寸进尺和放肆,因着此次突袭事件之后,从北境军队传来的消息中,将此事也重点标注了上去,才有了现如今朝堂上关于此事的争辩。
但最终结果如何,还未可知。
关于朝堂上的这些事,在顾月儿京城闲逛之时,时常在酒楼,饭馆,茶肆听到不少人对此事的谈论。
一些人支持军队进攻,让匈奴好生看看,他们大楚的百姓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一些人则反对攻打,仍旧鼓励以防御为主,十多年来,虽说大楚边境大小战乱不断,但对大楚内部百姓的生活没有带来很大的影响,维持现状便就已经很好了,为何非要挑起更大的战役,到时军队要需要的银钱,又要民间百姓上交更多的赋税,得不偿失。
对于这些,顾月儿只随耳一听,心里并不是在意,只是两个月未见陈明州,顾月儿最近想起他的次数,是越来越多了。
带着侍女采兰,顾月儿沿着京城的青石砖官道,从东街逛到南街,一路上进了好几家的店铺,最后只简单买了些女红用物和一些吃食。
不知是不是自己多想了,在这一路闲逛的途中,顾月儿总觉着有人在暗中监视着她,但每当她回头,身后却什么都没有了。
“小姐,怎么了?”侍女采兰察觉到她的反常,轻声问道。
“采兰,你有没有觉着今天有些怪怪的,我总觉着好像有人在跟着我。”听了采兰的话,顾月儿将心里存着的疑惑说了出来。
话音落下,顾月儿又转头看向四周,还是什么都没有发现,但她身旁的侍女采兰,听了这话后,也不知她想到什么,只见她浅浅微笑的神色瞬时淡了下来,视线也随着顾月儿查探的方向看去。
和顾月儿一样,采兰也什么都没有发现,她抬起眼眸看向顾月儿,稍稍迟疑了下,低声问道:“小姐,会不会是你看错了?”
“可能吧。”两人静静地站在原地,目光朝四周细细扫去,但从头至尾她们二人什么都没有发现。
意识到自己可能真的是看花了眼,顾月儿很快便将目光收了回来,“今日我们就回去了吧,逛得有些累了。”
“嗯。”
顾月儿行至街角繁盛的粗壮杨树下,镇北侯府的马车停在树下,见着顾月儿二人走了过来,头戴斗笠的车夫赶紧起身下车,将紧紧拴在杨树树干上的粗绳很快解开了来。
就在身着浅青衣衫,腰带佩环的少女足踏四角圆凳,纤手虚扶马车车壁进了车厢后,距离此处不远的一处狭窄巷道,眉眼清雅的少年一副淡漠的神色,冷冷的看向对面之人。
“顾怜,你想做什么?”这个少年,便是沈家的公子沈昀卿。
这一日休沐,他和几个同窗恰好在街上散步,没想到会遇见正好出府的顾月儿,从看到了她的身影后,沈昀卿的目光便不由自主的被她吸引,但很快,他便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想着克制自己不要被她影响,便收回视线,将目光微微偏向一侧,却没想到,他竟然又看到了熟人。
其实,也不是特别熟悉,会知道顾怜这么个人,都是因为顾月儿的缘故,在从顾月儿给他叙述出的顾怜,是善良温柔又美丽大方的,那时候,沈昀卿也只是听听罢了,心里并不太在意这么个人。
但自他注意到顾怜开始,沈昀卿便觉着有些不太对劲,他发觉到,一路跟着顾月儿的那个女子,目光神色皆是□□裸遮掩不住的怨恨和厌恶,绝不是顾月儿口中那个好姐妹的样子。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