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节 要债(第 3/4 页)
“可是贷款协议已经签了,白纸黑字的,还按了手印,总得认啊!”
说到这里,王伟臣抬手抹了下眼泪,指着坐在对面沙发上的张一峰:“当时办贷款的人就是他。那家公司是他的。”
虎平涛问:“当时的贷款协议还在吗?”
王伟臣叹了口气:“如果只是三万块钱,那也就罢了。我问过人,说这种情况可以向社区和法院求助。钱肯定是要还的,但可以视具体情况减免一部分。那天社区的同志带着我去了他的公司,说明情况。张一峰当时通情达理,答应减免两万,只要我们换上一万块钱就行,还不要利息。”
听到这里,虎平涛下意识地朝着沙发方向看了一眼。
他下意识觉得,这案子远没有表面上看来简单。
回过头,目光落在王伟臣身上,疑惑地问:“借三万,免了两万……你确定?”
这种事情虎平涛还是头一次听说。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表面上说是租赁公司,实际上走的却是典当赎买、民间借贷、抵押之类的路子。这些年商业不景气,整体环境不是很好,银行一方面加大催款力度,一方面也加强了贷款审核。尤其是做房地产的,想要从银行贷到款子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可日常经营总得维持,只好另寻出路,从其它方面借款。
很多高利贷纠纷就是这样产生的。其中有很多是双方私下约定,借贷利率高于国家规定的范围。等出了事,借钱的还不上,两边互相扯皮。
还有就是恶意贷款,比如耳熟能详的手机贷,各种莫名其妙的非正规小额贷款。手续费极高,利率也高得吓人。网络上经常能看到贷款两千,刨除各种费用之后,实际到手只有一千二、三,半个月后却要本息加起来还足三千多的例子。
照王伟臣说的,当初被他儿子的朋友骗了,借了三万,坐在沙发上那个叫张一峰的看他家庭困难,免了两万块钱,只要他还一万……这妥妥的是良心商人啊!双方干嘛还会起纠纷报警?
王伟臣一直在唉声叹气,愁眉苦脸。他把儿子王磊叫到跟前,抬手虚指了一下虎平涛:“当初那事儿是你一手操办的。具体的来龙去脉,还是你跟这位警官说吧!”
王磊很年轻,二十来岁,嘴唇上布满了短细的茸毛。他低着头,不敢抬头看虎平涛的脸,仿佛他是一尊凶狠威严的魔神,目光丝毫无法与其接触。
“我……当初是我瞎了眼。那个同学……他就是个骗子。骗我帮他还账,然后人就跑了。”
“我爸没乱说,为了给我开那间小超市,那时候家里的存款是真掏空了。我爸名下的两套房子租给别人,本来一个月的租金是一千三一套,可为了能尽快拿到钱把超市开起来,我爸让对方年付,还把月租金降到了一千一。”
“三万块钱当时对我们家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款子。相当于超市大半年的利润。”
“那同学跑了,连面都见不着,打电话不接,后来就停机了……警察同志,我真冤啊!也怪我不懂法,不知道作担保就得负责到底。后来明白了,却已经晚了。”
“我真的很不甘心,凭什么要我来背上这三万块钱的债务?当时我找过派出所,还有街道办事处,得到的答复都是他们没法管,也管不了。因为借贷合同上写得明明白白,这笔糊涂账我是背定了。”
“后来我托朋友的关系找到公司负责人,就是……”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