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十七章,柳岸花明(第 3/3 页)

    姜斌的意思显而易见:“你干不了,最好推荐你的上家”。

    不过,陈家伟愣愣的听着,显然没听懂姜斌的意思,还在纠结于“十万”这个词。

    姜斌无奈,只好直接问道,“不知可不可以带我见见你的上家?”

    “我没有上家,这是我家自产的”,陈家伟的回话倒是让姜斌有些惊讶,别看这做衣服在后世没什么技术含量,可在当下那也得需要一堆的制衣机器,不是一般人家能做的,仔细的瞅了瞅眼前的陈家伟,怎么也不像“工厂”二代的样子。

    看着姜斌对他有些犹疑,陈家伟赶忙向姜斌解释。

    原来陈家伟并不是羊城人,而是来自东莞,家里三个兄弟,他排行老三。去年家里开了制衣“工厂”,这个工厂当然不是国家承认的那种,但是东莞当地的政府却是默认的。

    陈家伟家里的大部分衣服是卖给香港的,这都是由他的大哥和二哥负责,作为老三的他也插不上手,只好带着些成衣来羊城自己闯天下。

    为了让姜斌相信,他还告诉姜斌其父亲正是当年的“逃港者”,也就是当年偷渡到香港闯生活的那批人,在香港混的挺好,去年又回到东莞创办制衣厂。

    姜斌听的恍然大悟,他想起上辈子看过的一篇报道:1978年的时候,粤省乡下一大批的小工厂悄悄地,大面积的兴起,它们的创办人大多数是当年的偷渡客,而他们办工厂的形式被当地人成为“三来一补”。

    所谓的“三来一补”,指的是工厂的产品样式、原料和设备均由境外运来,生产出来的产品再以补偿贸易的方式出口,内地劳工和政府收取一定的加工费。

    而且报道特别强调,东莞、中山等县(当时还称为县)最是大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政府就设立了“对外加工装配办公室”专门主抓这个工作。

    姜斌还是很佩服的,与这些人相比,自己简直就是小打小闹,卖个考卷挣得那点钱都不够人塞牙缝的。

    姜斌更佩服的是那些偷渡的人,为了生活偷渡香港,为了更好的生活又回到家乡创办工厂,要知道这还是政策不明朗的时候,他们就敢这么大范围的操作。姜斌只能举起大拇指佩服,这真是一群富有冒险精神的“探险者”。

    而且,这种探险精神是会遗传的,眼前的陈家伟瞅着比姜斌更小,但是已经敢走出家乡,另辟蹊径,走自己的路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玉 刺青 好运时间 上瘾 慢性沉迷 仵作惊华 雪意和五点钟 白色口哨 理我一下 痛仰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漂亮朋友 甜妻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敬山水 杀死那个白月光 黑天 俗人回档 穿书后每天都在被迫撒娇 顶级诱捕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