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7章(第 1/4 页)

    四位授课师傅轮流来为胤礽授课,他们的授课风格截然不同,分别给胤礽留下了奇特的印象。

    张英是他最为熟悉的师傅了,他特别有耐心,也知道胤礽坐不住的性子,每当与他讲解时,张英都会用一些简单有趣的小故事来吸引他的注意力,待他全神贯注了,再与他以交流谈论的方式来教授更深层的内容。

    也许是因为家中有个少年时就有才名的儿子,令张英有了充分的前期锻炼,他是四位师傅里授课最能令胤礽听懂的。

    但是,张英他喜欢拖堂,拖进度!

    胤礽急着要拯救“小伙伴”,恨不得加速奔跑一百里,张英又温温吞吞生怕他学不会,学不透,这可把学生给急坏了。

    所以比较起来,胤礽更喜欢熊赐履!

    刚开始的时候,这位理学大家教孩子时语言不够浅显易懂,以至于胤礽听他课的时候总以茫然的无辜小眼神对着他。

    熊赐履也很无奈,他也没想过皇上会让他教授一个四岁的小娃娃呀!

    他悄悄与张英耳语抱怨:“皇上当年启蒙,是在六岁以后,我家孩子启蒙,也是在六七岁的年纪,到了太子这儿,虚岁五岁,实际四岁,别说是背书了,字都没认全呢!即使是国之储君,那也太早了些,皇上这是在拔苗助长啊!”

    张英于是提点了几句:“不如先以《诗经》为例教授殿下认字,引导他写,若殿下不能理解释义,不如多与他说说故事。”

    至于写毛笔字练臂力,他们也没指望他现在就能练上。

    熊赐履叹息一声,谢过张英的提点。

    做太子师对于臣子而言是一件名誉与地位双收的好事,康熙相信他们的人品与才学,有帝恩厚爱在前,熊赐履岂能辜负帝王期望?昔日理学、经学大家摒弃了晦涩的咬文嚼字,学着那老百姓的白话言来说话,为的也不过是能令小太子听得懂。

    为了教会胤礽,熊赐履在家中对着六岁的孙儿做试验,亲身体会到这个年纪的孩子有多么坐不住,注意力有多么容易被外物所影响。

    “今日教授的是《诗经·小雅》中讲述采薇的一段。”

    熊赐履说着,书桌上的舒克时刻想着要越狱,趴在那笼子的铁栏别缘,抱着栏杆疯狂地用大板牙磕磕磕……

    细细碎碎的声音没能影响到胤礽,他聚精会神盯着授课先生,跟着他念“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熊赐履心下叹息,有了对比,才知道国之储君有多么不同,只是这一份专注力,就比他家的孙儿要优秀了不知多少倍。

    他引经据典说起《史记》中武王平殷商时食采薇,胤礽眼眸蹭地亮了起来:“武王伐纣,孤知道这个!”

    熊赐履惊讶极了:“原来殿下提前听过《史记》了吗?不如由殿下来说说,您大致知道多少内容呢?”

    胤礽兴高采烈地说起来:“孤知道有哪吒、二郎神,还有石矶娘娘,姜子牙和申公豹!”

    熊赐履笑开了声:“原来殿下是提前听过了《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是前朝之人所写,话本广为流传,戏剧中也会排到封神演义的片段,熊赐履道:“只是《封神演义》是前人虚构的,《史记》之中可没有记载古代有哪吒。”

    “孤知道虚构的意思,古代没有哪吒和敖丙,”胤礽认真答道:“孤分的清现实与话本。”

    不过他知道,虽然古代没有哪吒,但是古代有恐龙!在比大禹治水更遥远的古代,是时下众人难以考据到的远古时期。

    “采薇讲述的是一位解甲归田的兵卒,离开边关归乡的艰辛,道路难行,他又饿又渴,回忆往昔战场上的时光,心中百感交集。那时候啊,边关不稳,戎狄侵扰……”

    熊赐履说着说着,发现太子殿下的眼神逐渐迷茫,从他那脸上,就得知他又有没听懂的话了,于是他放慢了说话速度,等待太子殿下醒悟。

    不过片刻,太子的迷茫逐渐退去,仿佛一下子就懂了他的内容,那感觉,就像是“醍醐灌顶”的参悟,又像是有个看不见的人,时刻待在殿下的身边为他解释。

    熊赐履竟有些相信皇上派人宣扬的太子殿下“得天所授”了!

    白天,授课先生讲述了多少东西,晚上又跟着系统看相关动画,重复听,重复看动画,重复背诵,学习进度一日千里,胤礽以惊人的速度啃噬着《诗经》的进度。

    前一日刚学会了“采薇”第二天就能背下来了,这样过目不忘,聪慧懂事的学生哪个师傅不爱?更有意思的是,太子殿下还会以一种“求知若渴”的眼神注视着自己,请他教授更多的内容。

    不知不觉间,熊赐履将授课进度加快不少,从刚开始的两日一篇,到一日两篇,三篇,教的人投入,学的人冲劲儿十足,竟达成了和谐相处。

    四位先生中,也是熊赐履出现的频率最高。每当上课的时候,都会响起系统激昂的背景音乐,胤礽满脑子都是两个字“冲鸭!”

    另外两位,李光地要帮助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朝堂公务较多,出现的频率最少,可每当他出现的时候,胤礽就知道又到了能听师傅讲故事的时候了!

    这是个人生阅历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师傅,为了听他讲被“吴三桂”绑架强迫做地方官,虚与委蛇最终找机会逃回大清朝堂的坎坷路途,胤礽每次上课前都会提前将要学习的篇数给预习完,牺牲玩耍的时间去学习,为的就是让李光地知道他学会了,好在课上说说其他的故事。

    李光地就纳闷了,他询问同僚:“你们可知为何殿下要叫我小虎师傅?”

    没有人看过《小虎还乡》,他们当然不知道胤礽的小脑袋里脑补了多少东西。

    最后一位师傅名叫汤斌,眉头间有一道皱痕,国字脸,特别严肃且有威严。他在朝堂之中就是有名的清正的名声,做事特别较真,严肃的性子极容易得罪人,是只效忠于帝王的孤臣。

    康熙喜欢用汤斌,对其尤为敬重,尊其为理学、朱学大家。

    汤斌年过半百,头发也有些花白,只要出现在那儿,就令人心中犯怵,明明是能止小儿啼哭的存在,胤礽却觉得他特别亲切。

    无他,汤斌的脸型和养育了七个葫芦娃的爷爷好像哦!

    上课的时候,胤礽就喜欢盯着他的脸看,还有胡子,如果再白一些,那就真的是葫芦娃的爷爷了。

    尽管朝中事务繁忙,康熙仍然打算亲自过问胤礽的学习进度。在放任胤礽学习了近一个月后,康熙抽出两个时辰,特意来到汤斌的课堂听他讲述《诗经·郑风》。

    《郑风》中有许多情诗,讲述的是先秦时的民间风俗,其中词句很有韵味,比如那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那么多篇幅,四个师傅中偏偏给汤斌排到了《郑风》,严肃的小老头儿一本正经讲述郑风雅乐,还要时不时应对胤礽稀奇古怪的提问,康熙不过听了一炷香时间,就憋笑憋的辛苦。

    “子衿一篇用词婉约柔美,雅乐赋之,可从中体会到先秦时郑地民风。”

    “这个故事,说的是女子在城楼上等待她思恋的爱人。爱人久久不来,女子的爱意低落中染上了惆怅与幽怨。”

    胤礽举手发言:“汤师傅,为什么要在城楼上等人,不能在城楼下等人吗?城楼上又没有茅厕。”

    汤斌:“……”

    堂堂理学大家,竟无言以对!

    康熙嘴角含笑,抖动着肩走出了课堂,没有当场笑出来还是给汤斌面子的。

    “汤师傅,什么是思恋?恋是爱的意思吗?那为什么不是思爱呢?古人这么写字,是不是因为恋的比划比爱字要少?”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玉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慢性沉迷 顶级诱捕公式 理我一下 小浓情 天之下 仵作惊华 上瘾 娇瘾 悍将 文物不好惹 我被亲弟弟强制爱了 宠她 少汪几句 刺青 谁把谁当真 逢春(冯橙陆玄)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完美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