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陛下,怎么办?(第 3/4 页)
“传令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极,来幽州城商议此事。”
可刚说完,李世民就否决了这个命令。
“已经来不及了,高句丽的百姓已经南下,这个时候已经接接近他们。”
随即,李世民改口道:“传令户部,从江南,关中,河洛等地,开足马力调集粮草前来,有多少就调集多少,最少百万旦粮草,运送在,洛阳吧。”
“给房玄龄,杜如晦,长孙去信,长安的所有官员,往洛阳集结,要做好接手三百万百姓的准备。”
“安置,此事必须妥善的安置。”
“另外,洛阳到幽州城的驿站,十里一处,现在就去布置,真要等到百姓大举南下之时,就来不及了。”
“传令李靖,放开口子,让薛延陀的残兵离开,一路驱赶薛延陀的残兵滚回自己的领土之内。”
“陈兵十万在薛延陀的边境,若是薛延陀有异常举动,立刻派兵攻打薛延陀,灭了薛延陀。”
“五十万大军停止原有的反攻计划,分兵驻扎在青州,幽州城,洛阳一线,去肃清这一路上所有的盗匪。”
这一刻李世民目光之中闪过一丝丝的奇异的光芒。
绝户之策,他绝不会承认这个事情。
现在让大军停止前进,纯粹就是为了避免,他成为高句丽惨烈之事的参与者。
但同样。
他看到了这绝户之策对大唐的影响。
三百万百姓的战争红利,如果这个事情处理的妥当,那么大唐,将会凭空多出来三百万的人口。
这个基数太大了。
此时大唐可以什么事情都不干,接收这近三百万的百姓。
不出十年,大唐的人口将空前的强盛。
而这一系列的举措,一方面,武力镇压,一方面,怀柔之策。
拿着棒子跟人说话。
同时,武力胁迫薛延陀,若是薛延陀敢派兵支援高句丽,那么分分钟钟,就让侯君集攻进薛延陀。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