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秦牧的思考(第 3/4 页)
这是一场内部的统一战争。
不是一场对外的侵略战争。
而屠杀之后,秦牧便站在城墙之上,思考接下来的到底要做什么。
无疑,他这一次,没有做好进攻高句丽的准备,本来就是追杀朴万昌而来。
现在他有两个选择,一个便是返回大唐,等待大唐的兵力来到幽州城,再进攻高句丽。
可到哪个时候,高句丽知道朴万昌大败,一定会大举的在全国范围内再次征兵,并迅速的来到边境,防止大唐反攻过来。
到那个时候,高句丽就做好了准备。
而现在,高句丽还没有做好准备,甚至内部兵力空虚,这是进攻的绝佳的的机会。
秦牧深思熟虑之后,还是决定继续进攻高句丽本土,趁着高句丽还没有做好准备,直接灭掉高句丽。
而另一个,秦牧便考虑的是高句丽的攻陷之后的问题。
在这个时候,比不上在未来高铁飞机的时代。
一日之内,可从华夏横贯南北的疆域从南走到北,幽州城,已经是这个时候信息沟通的边界。
想要从长安调集大军来到幽州城,尚且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这还是抛开粮草调动,若是从长安调动粮草来幽州城,那么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交通工具的局限,限制了这个时候,大唐政治中心对边境的掌控力。
可以说,超过了幽州城,大唐对边境的掌控,越来越弱。
攻打下来高句丽,按照历史来说,设立都护府,这是最佳的方案。
以蛮夷制蛮夷,大唐远程控制,只需要谋取到足够的利益,便是最佳的方案。
可是,对秦牧来说,站在历史的角度,这个方法虽然管用,但是却不实用。
虽然都护府可以一时平安。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