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准备去更大的资本市场玩(第 2/4 页)
人都散去了,郑启东和陈实坐在山顶钓鱼,原有的房主专门造了一个人工鱼塘,鱼塘还挺大的,只供房主垂钓使用。
不得不说,有钱人的快乐真的是想象不到的奢侈,据说曾经有个富豪在家里建造了个足球场专门给家里的孩子练习足球用的。
就像杨子家为了孩子滑雪,直接建造了个滑雪场。
屏幕前的你如果有钱了,可能也是一样的,因为几百上千万就像普通人花百八十一样,而且顶级富豪每天的收入都高的离谱。
每天就是想到什么就去做,只要钱可以解决的那就用钱,如果钱解决不了就想法子用钱去解决。
郑启东扔了一大包鱼食到鱼塘里说道:“这么多鱼食够不够啊?”
“不够,鱼塘那么大,这么点怎么够,不过聊胜于无,本来就没打算这些人可以出多少钱,只不过把钱拿过来集中起来先做一个片区。
成为我们的试点项目,到时候才可以引来大鱼。
我更希望他们多投点,省的以后说我没关照他们。”
郑启东拿起鱼竿说道:“我们家追加到二十亿美刀,目前可用的最大额度,这还是用股权质押转过来的钱。”
陈实没说话,他都没敢说,他的钱,是从国内外银行各种抵押贷款周转来的,就是拆东墙补西墙,他现在很容易崩盘。
只要没人投资进来,陈实坚持不了多久的,他屯了很多地皮,虽然便宜,但多啊,他一次性屯的量太大了。
这个月还国内银行和个人的利息,下个月就要还r本这边的,在过几天还有泡菜国那边的银行利息。
要不然这么多钱陈实是怎么来的啊,他把所有产业都质押了,还有很多是民间过桥的。
不夸张的说,陈实现在是资不抵债了。
所以他是真的急,但他又要在郑启东面前装作自己不急,最起码郑启东家的二十亿美刀进来,自己可以缓一口气。
“你猜他们能投多少进来?”郑启东问道。
“可能比你想的还要多,目前看不清形势,互联网泡沫刚过去,所有人都不敢轻易入手一些产业,但房地产依然是最炙手可热的投资项目。
而且历史在告诉我们,房子确实是在和平年代增长最快最稳定的投资项目。
都说房地产泡沫,但目前也没比这个更安全的了,尤其是一二线地区,只要没有战争,崩盘的可能性太低了。
r本之前地产崩盘过一次,但核心的一线城市没崩盘,只不过把几个本来虚高的区域价格降下来了。
打个赌,那七家,可能一家拿出十个亿美刀进来,然后一切走银行做借贷,只要有一百亿美刀作为支撑,我们这个想不起来都难。
到时候他们只想分红,你要物业品牌,我要地产品牌,我们两人如果始终站在一起,股份达到三分之一的话。
剩余三分之二就不足为据了,怎么拉也可以拉来几个同盟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