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偃月(第 2/4 页)
正是何大引他来此,也正是何大的出谋划策,让他袭击程家商队,引来诸多事端。
何大走了一阵,自腰中取出一个香囊,随手抛到一边。
“既然都出来了,这香囊也没用了……我又不是你侄子,喜欢随身戴个香囊。”他语气揶揄,声音竟是出奇的年轻。
“哦?被你发现了?”林中,一名中年儒生走出。
他面容清癯,鬓发带霜,看样子已年近五旬,却散发着一种“君子如玉”的气度,器宇轩昂,玉树临风。
“伯求,不告而取,谓之盗。”这中年儒生声音淡雅,却又有几分威严,“你窃取裴氏气运,实在大错特错。还有,你我是故交,你要顶着这张假脸到什么时候?”
“哦,忘了忘了。”老者失笑,摇了摇头。
月光下,其身形骤然拉长,脸上皱纹一一消退,满头白发转为乌黑,转瞬之间,化为一名眉清目秀的青年男子。
若杨信在此,则会发现,这青年竟和那少年何大十分相似。
“慈明先生,见礼了。”男子抖抖衣袖,行了一礼。
二人的字,分别为伯求,慈明。
而这两人的字,在文坛中,可谓是如雷贯耳!
青年人是何颙,字伯求,其名声极大,朋友圈里都是郭林宗、贾伟节等大儒,是陈蕃、李膺这样的名臣。
至于中年儒生,则更是名扬四海。
荀爽,字慈明。
颍川荀氏有“八龙”,而排第六的荀爽最有才华,故而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的评价。当然,他还有另一重身份,荀彧的叔叔,荀攸的叔公。
不过,二人都是为党锢之祸所累,有传言何颙逃亡至汝南,荀爽隐遁于汉滨,却无人料到,两人竟在此处碰头了。
“伯求,在我这,可不能蒙混过关的。”荀爽不依不饶,“夺人气运之事,你得给我个说法……”
“慈明先生,裴氏不懂天道之理,不懂气运流转之法,气运落在他家,实在暴殄天物。”何颙面有嘲讽,“那邹老不过是半吊子,裴氏无人知道,气运其实主要流向了裴家祖坟,改善了其族内风水。若非如此,裴氏哪能短短数代,就能蓬勃至此?”
“伯求,这不是你夺人气运的理由。”荀爽皱眉。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