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气运(第 2/4 页)
譬如鲍出,他根本不必关心杨信的招式变化,可一力降十会,以力破巧。
还有,贾诩记得,西凉有游侠名为杨阿若,号“西凉骁锐第一”,就是以轻捷见长,据说出剑快逾闪电,能击落飞鸟,根本不惧任何技巧。
……
“呼~~”杨信缓缓收招,徐徐吐出一口浊气。
其实,他和贾诩的看法是一致的。
技巧只是小道,力量和速度才是正道。
打个比方,任你技巧娴熟,花样繁多,但终究比不过别人的一鸡之长。
不过,他之所以刻意地训练,是为取长补短,强化自身的特长,以探寻自身的道路。
“好像——有点感觉了。”杨信自言自语。
他却深知,不论力量,亦或是速度,他和那些真正的妖孽都有肉眼可见的差距,唯独灵活性,是他独有的优势。
而他正在努力地扩大这一优势。
不过,这只是一种尝试,杨信倒也没抱太大期望。
这也就是下雨天揍杨修,闲着也是闲着。(杨修:……)
……
当然,眼下最为迫在眉睫的,却是前往玄菟郡前的种种准备,譬如过冬衣物,譬如治疗冻疮的药剂,杨信遗憾的是,不能带个暖脚大丫鬟。
也不知是真关心自家孙儿,或者仅仅是闲极无聊,杨赐竟破天荒地连续几天亲自授课,高顺、鲍出等人也都能旁听。
不过,他不讲兵法,不论学问,而是讲述天下形势和古今历史。
这一日,他所讲授的,是“九流”。
九流是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分别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农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
不过,自董仲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大多数流派已然式微。
儒、法两家如胶似漆,形成“外儒内法”的格局;道家隐于民间,从基层干起,渐渐和道教合流,正向着宗教组织靠拢;至于其他流派,则是或依附儒家,或根本不存在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