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41章 野心勃勃(第 1/2 页)

    袁世凯却有点不满意:“东北那边遍地都是林莽沼泽,更气候严寒,只怕就算有田地,也没人愿意去种吧?”

    徐世昌笑:“项城,你还是不懂农民啊……只要有地,他们就断没有舍弃的道理,再贫瘠也舍不得扔,更何况那边的地肥得流油!”

    袁世凯说:“再肥也只能种种高粱大豆,又有什么用?”

    徐世昌说:“也不一定只能种高粱大豆……可以向那位神通广大的团练使请教一下嘛,我想整个中国没有人能比他更懂如何种田了!”

    东北大米全国闻名,尤其是五常大米,更是有钱都很难买得到正宗的。只不过,大家可能不知道,东北大面积种植水稻的历史其实是很短的……或者说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东北都不怎么种水稻。最早在东北种水稻的是朝鲜移民,他们大致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开始进入东北,在一些无法种植小麦、大豆、高粱的土地尝试种植水稻,并且获得了成功。但他们的成功并没有被迅速推广开来,一直到日本全面占领东北,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都有限,所以日本把东北人吃大米列为经济罪完全是他妈闲得蛋疼,东北压根就不怎么产大米,吃个屁啊!

    为什么东北大移民到日本占领,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时光里,东北地区水稻种植发展得这么慢?

    原因很简单,不适合种。

    大家都知道三江平原是著名的水稻产区,但是它并不是天生就适合种水稻的,谁都知道水稻产量比小麦高,但是从汉代一直到清代都没有人尝试过在这片沃土种水稻,为什么?有人说是因为降雨太少,一年才四百来毫米,没有水种个屁。其实三江平原不是因为缺水种不了水稻,恰恰相反,是水太多了!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条大江浩浩荡荡,汇聚于此,把三江平原变成了千里大沼泽,谁会脑残到跑到一片大沼泽去种水稻?新中国动员了数以百万计的劳动力,用了二十年时间才修建起了完善的灌溉系统,排干了沼泽,把三江平原变成了中国的大粮仓,消耗的人力物力难以计量,在新中国之前没有一个政权有这么强大的动员能力,更没有这么强悍的意志,所以三江平原只能是沼泽。

    对于中国人来说,小麦和大米才是主食,一片不能种植小麦和大米的土地对他们的吸引力是有限的,更别提这地方还冷得要命!所以袁世凯觉得徐世昌这法子保险归保险,但效果怕是有限。徐世昌却不是这样认为的,东北也不是完全不能种水稻,只是限于自然条件,种植面积有限而已。没准李思明有办法把那些土地都变成水稻或者小麦产区呢?我们是没有办法,但是可以找他取经啊!

    袁世凯沉吟片刻,说:“好吧,按你说的法子来,先在东北那边发力,但河南、河北、山东也不能落下。对了,那两支勘探队有进展吗?”

    徐世昌拍拍额头,说:“瞧我这记性!那两支勘探队都在那位小朋友圈定的位置找到了矿,分毫不差!”

    袁世凯精神一振:“储量如何?”

    徐世昌说:“第一支探矿队在武安找到了好几个矿体,储量极丰,最保守的估计也在亿吨以上,矿石品位不如大冶铁矿,但据专家说,有害元素含量极低,伴生矿极少,拣选、冶炼难度非常低,极具开发价值。勘探队更同时找到了好几个煤矿,储量也非常大,要在邯郸地区成立一个类似汉冶萍那样的煤铁联营集团,条件是完全具备的!”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刺青 攻玉 上瘾 仵作惊华 顶级诱捕公式 甜妻 文物不好惹 白色口哨 雪意和五点钟 敬山水 小蘑菇 漂亮朋友 理我一下 猫咪的玫瑰 娇瘾 神颜主播又封神了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天之下 杀死那个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