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九十四 苏咏霖的权力(第 2/4 页)
苏咏霖定下的新朝的官员和政治制度显然是以【权责分明、政绩至上】为原则的,他多次强调权责和官员政绩的重要性。
而且对于这个百废待兴的中原大地来说,要做的事情显然非常非常多。
别的不说,战后的经济恢复,黄河的整治,辽东的开发,还有周围三个并存政权的应对问题。
这些官僚们甚至可以想象到未来他们地狱一般的工作生涯了。
至此,苏咏霖理清了中央和地方的基本官制和权力规划,包括增加和取消的内容都已经明明白白的确定了。
众总务局的臣属也对未来国家的政治制度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军事就不说了,和他们不沾边,他们根本无法伸手进去,
中央主要的权力部门是尚书省,尚书省的长官按照旧习俗,位同宰相,但是新朝的尚书省只掌握行政权,司法立法之权被法部、大理寺和都察院掌握,且三个部门完全独立,不受行政部门牵扯。
且包括中央在内,连地方上的司法之权都要被从行政长官手里剥夺,独立出来,成为对行政权力的重要钳制力量。
与此同时,前朝所拥有的优待官员的新旧制度被一刀切,全部取消,苏咏霖不设闲散职位,大量闲散官职消失,取而代之的可能是数量空前庞大的法律人员。
还有一点,很重要。
吏部被单独摘了出来,规定直属皇帝,直接向皇帝负责,不向尚书省负责。
简而言之,尚书省没有人事权,人事权被剥离,由皇帝亲自掌握。
和闲散官职被一刀切一样,这也不是一个好消息,至少加入光复军内部的旧官僚和旧士绅们都觉得这不是一个好消息。
虽然在总务局里面差不多就是如此,人事权都是苏咏霖自己掌握,但是堂而皇之写进新国家正式制度里面,还是出乎了他的预料。
这就代表着未来吏部都是皇帝直接掌控,正大光明,不需要什么暗箱操作。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