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持续发展(第 3/4 页)
即便如此,随着人口的增加,郭浩还是觉得粮食不够用,就算没有战争,天灾的影响依旧很大。
作为帝国的主宰,郭浩开始了资本运作,他派遣舰队远航行商,换来粮食和其他资源。
在他看来,用丝绸、瓷器、毛织品换来粮食,都是很划算的买卖,这些粮食都进了国库,而郭浩则用钱来购买。
有人也许会说,朝廷拿来那么多钱。
殊不知大宋的钱都是朝廷造的,全国上下大规模开采金银铜,可市面上流行的却是纸币,来才出来的金银,紧紧为了给货币保值。
如今的大宋钱庄,已经有点中央银行的意思,配合户部控制市场,保证百姓的生活。
有了粮食和钱,朝廷开始在国内修路,各省之间都有连接,清一色的水泥路,可以方便马车行驶,消息的传递,物资的运输。
就在大宋国内干的热火朝天的时候,辽国南部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在完颜继的带领下,辽南的百姓开始耕种,第一年玉米就获得了大丰收,这让耶律贤很高兴。
发展耕种的同时,完颜继还组织百姓向汉人学习,鼓励经商、重视工匠、发展教育。
紧紧一年多的时间,辽东和辽南的生产力大幅度提升,百姓的生活也改善许多,朝廷对此很满意,下令全国推广。
完颜继在王府中,得知这个结果并不意外,其实自打辽国设立南院大王之时,就是为了统治汉人。
而完颜继之所以如此驾轻就熟,得益于这些年女真国的发展。
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延续了上千年,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改变的,当初东海女真适应的最慢,完颜继没少操心。
然而事实证明,汉人沿用了千百年的习惯,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比起渔猎的靠天吃饭,耕种让他们更有安全感。
尝到了甜头后,这些游牧民族也就理解了完颜继的苦心,粮食加上猎物,让他们的生活上了一大截台阶。
有了女真国的经验,完颜继治理辽南得心应手,再加上这里本来就有许多汉人,完颜继更懂得他们的心里。
边境之地,摩擦经常有,宋辽两国相互堤防,相互偷袭,就看谁更有耐心。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