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决议迁都(第 2/4 页)
这个江山迟早要交给他们,郭浩辛辛苦苦打地盘,最后还是要留给他们。
而郭浩迁都幽州,也方便他谋划辽国,有女真国的配合,郭浩有把握赶走契丹人。
只要出了内蒙古地界,郭浩就不会再前进,他要的只是华夏的地盘,那只东方雄鸡。
至于郭浩说让怕死的留下,那也不是气话,中京辅国也是要有班底的,明清两朝都是这么做的,只不过有皇帝在的地方,才是权利中心。
而其他国京的官员,虽然官职和京都一样,但影响力明显不如国都,毕竟皇帝才是最大的官。
不过影响力虽然不大,可只要是朝廷任命的官员,约束力还是有的,再加上有皇子坐镇,效果也不会太差。
经过郭浩一番操作,原本弊大于利的迁都,顿时利大于弊,既解决了皇子的安顿,又加上了地方的约束。
最重要的是,到了幽州,郭浩就可以扩张禁军,燕云之地可以由禁军驻守,不用担心浪费兵力。
而禁军又是郭浩的立身之本,所以不能取消,否则外面军队如果造反,郭浩根本无力反抗。
一举数得好事,又体现了郭浩的担当,大臣们如果不答应,那就是贪生怕死。
反正有两个皇子在,郭浩就算出事也不影响江山,只是郭浩这么折腾,他们的心脏都有些受不了。
迁都是大事,现在幽州还没怎么发展,郭浩立刻下旨,命工部着手建立皇宫,找来画匠,按照他记忆里的样子画图纸。
后世的京城,是经历明清两代建设的,郭浩不打算那么奢侈,但气势一定要有。
一时间,朝廷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建立新都上,辽国那边自然也发现了端倪,耶律贤夫妇大喜。
“郭浩老儿,竟然敢在幽州建都,真是不把我大辽放在眼里!
如此朕就等你,这段时间我们也要好好准备,宋国新都建成之日,就是覆灭之时!”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