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483、解析孔明,投桃报李(第 2/4 页)
不对,还少一个。
应该还有隐藏的一个条件。
事不过三为原则,设定的条件,绝不会只有两个!
他不经意的看到一旁华佗和张机,猛然想到了这一点。
明主!
诸葛亮认可的可以为明主的人,这其实在徐庶拜了刘备,可以得出。
应该是在诸葛亮看来,徐庶识人,相较比较准,跟他类同。
而徐庶认可,诸葛亮就间接认可。
这是前置条件,没有徐庶的引荐,诸葛亮就不会给刘备三顾的机会了。
同时,满足这三点的人不多,就算刘备前期,也只满足了两点。
也就是直接满足两点者,诸葛亮才会出仕,而刘备触发了。
好家伙,原来诸葛亮出仕,标准这般高!
怪不得拖了那么多年!
想想,历史上诸葛亮出仕刘备,一直坚持做的一件事,就是崔均说的复兴大汉。
看似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
细细品味崔均的那话:此大汉,非今之汉室!
不难发现,这也就更不可能是天子刘协,都出仕刘备,刘皇叔了。
而跟刘备等人,常常挂在嘴上的,匡扶汉室,也有些许不同。
要知道,历史上,刘备称帝,还是诸葛亮劝诫的。
可以间接证明诸葛亮,并不是心系汉室。
那会是的只有一个——《汉律蜀科》!
就是诸葛亮呕心沥血在大汉律法上,修订的新法。
后来,联合法正等人,制定完善,最终成品的《汉律蜀科》。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