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王远所愿,踏平辽东(下)(第 3/4 页)
王公子,你开心就好吧。
接下来,王远留下两人简单吃了一个饭,就相互告别了。
叫上正在流泪劈柴的兄弟二人,和小乐儿简单说了两句,又卸下所有黄金之后,李世民和李靖坐着空荡荡的马车回去了。
“药师,老实说,你觉得王公子刚才的那些话有几分可信度?”
离开蓝田县之后,李世民的脸色一下就变了,再没有半点笑意。
虽然他之前都是笑眯眯的,可这件事情毕竟牵扯到了一个国家。
而前隋,就是因为高句丽而灭亡的。
虽然高句丽远不如吐蕃,突厥,可它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它天生就是一根利刺,深深插在整个中原大地的咽喉上!
当初的“圣人可汗”隋炀帝,举倾国之力围剿,最后也是折戟沉沙,徒劳无功。
如果王远所说,不但把整个隋朝都打没了,还留下超过七十万的军民,被高句丽奴役,没日没夜的劳作。
地位之低,形同奴隶。
虽然他们是前隋的军民,可血脉之中依旧流淌着华夏之血!
“臣不知道,可臣还是觉得,陛下最好不要对此事报应太大的期待。”
“药师,何出此言?”
李靖面带犹豫,迟疑一番后,才迎着李世民迷惑的目光道:
“且不说那种轰山神兵到底存不存在,王公子是否在故意在粮食之事上夸大其词,就单说我大唐现在的情况,也不适宜再开战线。”
“现在吐蕃虽然已经平定,可叛乱依旧四起,无数乱党都在伺机而动,我大唐的军队一直都驻扎在西北草原之上镇压叛乱,完全走不开。”
“就连那位被俘的吐蕃新王——松赞干布,也在押完长安的路上被迫折返,要用借他性命来稳定民心。”
“让吐蕃百姓看到,他们的新王还没有死,才能信服我大唐的仁慈。”
“如果不完全解决雪区高原的残留问题,那恕臣直言,出兵高句丽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原来你担心的是这个。”
李世民了然,缓缓点头,药师不愧是药师,看待问题的角度的确很全面。
现在的大唐,虽说已经解决了吐蕃,可残留下来的问题的确还是够自己喝上一壶。
最起码的一点,那就是如果稳定吐蕃的局势。
要知道吐蕃和东突厥可不一样,东突厥是游牧民族,而且颉利可汗荒淫无道,早就失去了民心。
更别说还要羊毛贸易,新教传播进行捆绑统治,控制西北草原的经济命脉,文化信仰。
虽然羊毛天生就带羊膻味,可只有经过盐水浸泡,还是能够去除大半。
尤其是现在的大唐,精盐制作方法大量普及,价格已经大幅度下降,羊毛销量已经逐渐起来。
加上新教建立,北庭都护府也快完成建造,
大唐在突厥的统治,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只是吐蕃的情况,要远比东突厥麻烦。
首先,吐蕃境内宗教复杂,各方割据势力也是蠢蠢欲动,虽然松赞干布处死了摄政王,可国内对于松赞干布不满的人却是大有人在。
毕竟谁也不想就这样被一个小屁孩骑在脑门上。
可以说,彻底吐蕃的难度和东突厥比起来,那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
“所以陛下,臣觉得,攻打高句丽之事还需.......”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