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战斗、破局!(第 3/4 页)
母螳螂移动效率没有公螳螂高,只是自己的误解而已,或说是这一公一母的计谋。
这对儿无良夫妻先让小号的丈夫由一侧诱导式攻击,吸引视线,并给猎物造成母螳螂较慢的假象,在公螳螂靠着绕行让猎物视线转移精神分散的空当里,母螳螂则突然加速,以求成功接近到猎物侧背面,一次性击杀。
这种并不复杂的合击之术,出现在昆虫身上,又颠覆了长乐的一些认知,这些大号儿昆虫也是有智慧的。
两头螳螂靠着这合击策略,袭击成功过不少猎物了吧?
分析出来了问题只是起步,怎么对付才是关键。
他现在移动速度大降,跳跃高度也有限,不久前获取的硬质皮肤还在初步成长阶段,不敢硬刚螳螂的捕捉足。
也即他既躲不开,又扛不住螳螂们的近身刺击或斩击,哪怕被正面击中一下,都会性命不保。
他的舌鞭的确惊人,但舌鞭是采取着弹射的方式,是直线向进攻的。
一次只能弹射往一个方向,必须收缩之后才能重新选择方向弹射出去,这之中的间隔略长,根本来不及应对两方面的夹攻。
咦?等等——
长乐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逻辑惯性,思维误区。
变色龙的确靠着舌头的直线弹射来袭击猎物的,所以舌尖部分最硬。
但是它真的只能弹射吗?
长乐的视觉放大效应锁定了正使用中的舌鞭,外加动态视力,以超高的效率在进行着分析。
他发现,这舌头的构造其实很独特。
这舌头不弹射出去,收缩着的时候(自然状态),类似于一根韧度很高的塑胶棍子,远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软踏踏的肉筋之物。
他之前没有深想,只以为是这舌头材质特殊,现在细看,特殊的还有构造。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