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捕食是1项技术活儿(第 2/4 页)
借这些事情,长乐觉得自己肢解动物的能力增强了(说笑,毕竟不同物种身体结构迥异)。
总之,长乐吃青蛙腻了,想换换口味。
他趴伏在河边的一处芦苇丛中,一双黑黝黝的眼珠子盯视着河边以及河面上,整个身体一动不动。
他瞄准的,是一只出现在水边的鸟。
经系统鉴定,学名叫“大杓鹬”,排除掉它那过长的嘴巴、细长的双腿的话,形态跟野鸭相近。
它的习性,和长乐记忆中的丹顶鹤类似,但长乐也不确定这种鸟是不是前世存在过(依照森林里的经验,前世中多半有对应物种吧),因为这只大杓鹬平时是栖息在河边一株白杨树上的,他可不记得丹顶鹤会住在树上。
那棵杨树并非粗大的巨木,但树干很直,长得也高,树皮很滑,爬起来很不方便,他也怀疑就算能爬上去,能不能在那么细的树杈上逮鸟。
万一惊动到了它,一拍翅膀跑了,去别处筑窝,那就没地儿去找了。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其下树的时候进行突袭。
他之所以如此小心,还因为在森林里抓到过的鸟类猎物很少。
森林里的鸟类基本都住得很高,巢穴往往在树梢之类位置上,平时也不怎么下到地面,毕竟树身上虫子果子叶子都一堆了。
长乐至今捕获到的鸟类,一只巴掌都数得过来,还有一只是受了蛇类的噬咬伤掉落在地上飞不起来的。
他是连续观察了这只大杓鹬好些次,才确认可以捕捉的。
这只鸟貌似嗅觉一般,水边腥味儿又比较重(毕竟这条河流动很缓慢,有点儿死水的特点),漂萍水藻不少。
只要他躲起来不动弹,这鸟就不会注意到他。
今天,长乐就躲在了距离这只鸟比较近的位置。
他还特意将身体在一些河边的湿泥上滚了滚,以掩盖体味。
在他的注视下,那只鸟依旧优哉游哉地在河边湿地的泥里寻找食物。
它先用一直爪子在地上刨了几下,一只形态类似于蚯蚓但小上许多的虫子就冒出了一小半身体,那是沙蚕,大部分海生,但这河边并不少,这些东西让长乐总联想起前世的蛔虫,不是饿的话绝不会去吃的。
大杓鹬长长的喙部下探,啄住那小半部分,稍微一扯动,身体韧性不低的沙蚕就被从软泥里轻松带了出来。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