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枉死梦中(第 2/4 页)
谭老头这才回到早年买下的院中,准备就此安居晚年。当初淳于老先生在的时候,两家相互之间也时有来往的。
淳于封想了想,于是转身来到隔壁扣开了院门。
看着躺在逍遥椅上的谭老头,他便轻笑道:“正好酒菜正热,不知谭翁可否赏脸过来喝两杯?”
那谭老头闻言,顿时笑得双眼微眯道:“孺子可教也!”
淳于封闻言不由无奈的摇头笑了笑。这老头年纪越大,却越有些顽童的性子。
明明自家想要蹭一顿酒菜,却偏偏要等他来请。若不是淳于封当真想要知道发生了什么,那谭老头估计就只能隔着院墙咽口水了。
几杯酒下肚之后,这谭老头终于微微一捋胡须的笑道:“三郎你却是有所不知!
昨日你于酒肆外写的那一首诗词,如今已然传遍了卢阳县。听说连城南的那几位老举人,都说那首诗词是极有才气的。
恐怕过不了多久,你的名声便要传遍这云州三十七县!待到那时,你还怕府试过不了?
若是再使点力气把这首诗词传到京师,怕是连进士也能做得呢!”
酒酣耳热之际,谭老头也少了许多顾忌,一股脑的便将自家当年开酒楼时听到的科举传闻,悉数说了一通。
淳于封这才明白,原来原身屡试不中的原因,除了其才华平平之外,其本身的一直默默无闻,不为人所知也是一大原因。
毕竟像他这样科举败家的读书人,云州城里多的去了。若是没有其他让人眼前一亮的名声,便是考到死也过不了府试。
往日因为淳于封的性子执拗,自其老父过世之后,便甚少与左邻右舍来往,所以谭老头便也省了指点的心思。
但是昨日酒肆之中的变故,让谭老头意识到,这个淳于三郎怕是要由顽石磨成了一块璞玉了。
于是权当结个善缘,便将肚中压箱底的东西悉数掏了出来!
在将醉醺醺的谭老头送回自家院子后,淳于封不由陷入了一阵沉思。
正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淳于封虽然对原身有着颇多怨气,但是毕竟两人做了那么就的室友。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