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百七十二章 抄没数亿两黄金回国(三合一)(第 4/4 页)

    科技方面,飞机、照相机、无线电机、电话机出现的时间比原历史要短的多,而使得美洲还未被灭掉的诸番国以及已受大明分封的藩国们与大明本土的科技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还只是科技研究成果方面。

    理论方面的差距已经不是几代人就能赶上的程度。

    虽然同在一片地球上,但彼此之间大有相差一个维度的趋势。

    基建方面,铁路里程和公路里程每月都在大幅度的增加。

    尤其是西南这些原来还是靠鸟道水道通行的地方,为修铁路公路,增建的大桥数量比历史上西南地区的石桥数量总和还要多几倍。

    而且好的是,这些花费都不是国内的人掏钱,也不用将江南这些富庶之地的财富多收一些用来资助这些在大明还属蛮荒的地方改善交通条件。

    因为这些花费皆来自全球掠夺所得。

    所以,大明改善贫困地区的代价也不用牺牲富庶地区,因而避免江南许多百姓因为商税过重而又复桑田为农田,打断该地区工商业的发展,甚至使其返回到以前的农耕生产模式。

    苏州因此已彻底成为具备后世所谓的现代功能的大都市。

    即拥有最密集的科技产业与最多的科技人才,而可以虹吸周围乃至全球的资源和人才来这里加工和深造,并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排头兵。

    当然也跟如今的苏州没再有兵燹之害有关。

    历史上,明中后期开始,苏州就渐具有现代化城市功能,周围南浔、朱家角这些市镇的丝织品原料都要运到苏州阊门一带,卖给苏州的商贾,在苏州加工为成品后才能行销全国乃至全世界。

    因为当时的苏州拥有全国最多的技术工人。

    当然,后面因为满清入主中原而打断了苏州继续蜕变的进程,而后面则因为科技是西方领先,生产技术也是西方领先,所以更便于外贸以及外资办厂的上海便后来居上,从一个小县城变成制造业与金融业都很强,而辐射周边数省之地的大都市。

    历史上,苏州能渐具有现代化城市功能,而成为明清时期的技术产业中心,也跟这一时期的内需占主要需求有关。

    这一时期,主要还是北方用兵的军费需求以及京师的皇亲贵胄以及官僚们的消费为主。

    作为苏杭大运河在江南中心地带的苏州也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湖州的丝,松江的棉,这些来自富庶地带的各类原料都要在这里集中,加工后运去京师,满足达官贵人和军队的需求。

    因而,苏州也就因此云集了大量的技术工人和手工业者。

    而这一世的苏州因为没有经历历史上的那次乱世,再加上工业革命又肇始于大明,所以使得本就手工业发达而富有底蕴的苏州继续成为大明的科技和工业中心。

    首先是这里的技术工人最先成为大明第一批新型纺织业乃至后面蒸汽机产业的工人。

    再加上这里人文荟萃,识字率高,富庶程度高,新式教育也在这里得到迅速发展,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出来。

    所以苏州能成功蜕变成现代化的工商业大都市,就连上海如今也依旧只是苏州的辅助。

    谁让这一世科技的爆发点主要是在大明内部,且先在苏州通过这里最多最优秀的技术人才得以应用为产业,而渐次推广到全国全世界呢?

    而这一世的上海主要功能也只是贸易而已。

    制造业中心依旧是在苏州。

    当然,苏州只是轻工业制造中心。

    因为苏州这里的技术工人从一开始就是从事纺织业的轻工业工人。

    以致于朝廷官营产业也只是把轻工业搬到这里,没办法,这里技术熟练的轻工业工人最多,不得不把轻工业产业放在这里。

    重工业重心则依旧是在京师。

    这是一开始大明的工业发展就不是由民间资产阶级主导发生,而是由大明朝廷用国家权力主导发生的结果。

    当时若不是朱由校这个皇帝强行把京师一带的数十万流民编户,培训成为工人,且借机发展军工产业,也没谁愿意以得罪江南士绅为代价,而来管这数十万流民的死活,并把他们培养成为大明的第一批重工业的技术工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民国之文豪崛起 末日走私商 九州缥缈录 儒道之天下霸主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斗罗御兽收服小舞当兔女仆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史上第一佛修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纸牌 雪狼出击 苟出一个盛唐 决战第三帝国 大唐官 斗罗之空棍 天下枭雄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沉溺 我家娘子,不对劲 重生之颠覆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