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百二十六章 改革路引制度与起居注(第 1/3 页)

    因皇帝下谕,辅政大臣们必然是得遵旨进行廷议颁行的。

    于是,在免徭役之诏令下达后不久,内阁就又下达了改革路引制度的诏令。

    诏令规定,允许百姓去全国各地务工迁徙,且其子女也可在随父母就地入学,但需携带户票。

    在入城与住客栈驿站等各类社会活动时,需以此来证明自己是大明在籍户民,以便官府查验身份。

    虽然,路引制度在如今的大明,早已名存实亡。

    但这个制度,在许多地方,对百姓的自由劳动与迁徙自由依旧有所限制,比如逃亡的军户与百姓就因怕被治罪还难以再被编户,但现在允许百姓去外地务工迁徙,逃亡的军户与百姓就不用担心因为逃亡而被治罪,而可以重新在外地重新成为户民。

    顺天府房山县。

    被安排至琉璃河挖水渠的当地百姓们此时正在这里服役。

    他们已经在这里服役两个月。

    但随着天启九年的新年将至,他们现在已经是归心似箭,都想着尽早回家,与家人团圆。

    不过,让他们绝望的是,他们的徭役要到明年开春才结束。

    所以,他们现在不得不藏起这份思念,而继续给官府无偿打工。

    “典吏黄老爷来啦!”

    而在他们一个个在为官府辛勤服役时,水渠北边传来了差丁的声音,他们因此吓得不得不更加卖力起来,毕竟如果被县衙的人发现他们偷懒,他们是会挨打的。

    没多久,房山县黄典吏就来了这里,并对着这些服徭役的百姓喊道:“都停下手里的活听着,刚刚县里得了上面的谕旨,皇上开恩,诏令天下,盛世之朝,普降天恩,故永废徭役,在役民夫可以选择领两元银币为路费以及户票回家,也可以与县里重新签订契书,为县衙雇工,雇银由本县知县确定,以完成相应工程,本县太爷,已定雇银为三钱一里。”

    说着,这黄典吏就指了一下左边:“想回家的,就都站到这边来。”

    然后,这黄典吏又指了一下自己右边:“想为县衙做活挣银子的,到这一边来。”

    民夫们听后喜不自胜。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史上第一佛修 晋末长剑 末日走私商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斗罗御兽收服小舞当兔女仆 天下枭雄 沉溺 江湖三女侠 步步高升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你们用枪我用弓[电竞] 斗罗之空棍 四合院之我傻柱不做好人 召唤之绝世帝王 苟出一个盛唐 重生之颠覆大宋 秘密部队之龙焱 我在民国打酱油 谋断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