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 人文精神大讨论(第 3/4 页)
”今天,文学的危机已经非常明显,文学杂志纷纷转向,新作品的质量普遍下降,有鉴赏力的读者日益减少,作家和批评家当中发现自己选错了行当,于是踊跃“下海”的人,倒越来越多”
“我过去认为,文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在明白了,这是个错觉。即使在文学最有“轰动效应”的那些时候,公众真正关注的也并非文学,而是裹在文学外衣里面的那些非文学的东西。”
“可惜我们被那些“轰动”迷住了眼,直到这一股极富中国特色的“商品化”潮水几乎要将文学界连根拔起,才猛然发觉.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早已经对文学失去兴趣。”
文章里面提了两个人的名字作为例子:王朔、张艺谋!
夏红军猛然意识到。
90年代初那场文化领域“人文精神大讨论”已经拉开序幕。
王朔要走霉运了!
难道今天就是要学习讨论这个?
果然,会议开始先是学习了这篇文章,然后就让大家讨论。
“同志们,大家尽情发言,但请记住我们这是学术讨论。”巴金最后还强调了一句。
既然让发言,大家都各抒己见。
矛盾主要集中在一是王朔的痞子文学,二是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商业倾向。是不是想文章中所说的:文学已出现危机,公众文化素养的下降,人文精神素质的持续恶化,暴露了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危机”。
同意者和反对者都有,双方争的面红耳赤。
夏红军和往常一样,坐在角落里一言不发。
如果只是学术讨论倒也简单,说上几句自己的观点也无妨,但他知道这场争论慢慢就会超出学术之外。
会议一直进行到下午六点才结束,一散会夏红军没有回家,开车直奔王朔的家里。
王朔早就搬出舞蹈学院的单身宿舍,住进一座商品楼,夏红军去的时候小两口正在吃饭。
“哎呦......红军,稀客,来来,陪哥喝上两杯。”王朔热情招呼。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