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无信不以为立【第一更!求全订!求月票!】(第 4/4 页)
      故而我国的绝大部分朝代,都是这样挂掉的。
      在这一点,吸取了前朝经验教训的大康就做得很好。
      开国八十一年以来,各种灾难都有,但每一次朝廷都积极的救灾,不敢说救了所有人,但绝大部分的人是可以活下去的。
      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六七年,大康灾难不断,却几乎没有成规模的造反事件发生的原因。
      大家相信大康,相信景和帝,一定会让他们至少有口饭吃。
      老百姓就是这么淳朴,只要有生的希望,那就会坚持下去。
      而大康朝靠的什么来支付所有的开销,保证自己的财政不垮掉?
      很简单。
      就是靠的商业。
      商业重税给了大康朝充足的勇气,可以有更多的钱粮能用度,从而能保证更多的人用度。
      所以商业在大康是重中之重。
      你想要在商业上获得大量的税赋收入,就必须要对人家好,至少是公正。
      倘若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横征暴敛,人家商人不堪重负,干脆就不做生意了,你哪来的税收?
      我不能抗拒你,但我总可以不做生意,对吧?
      因此对待这个问题,大康的官员们哪怕是再怎么看不起商人,也不敢乱来。
      上一次苗炎在京城斩了大商人郑伏璋的管事,逼迫粮食商人就范,那也是抓住了他们用石头冒充粮食的罪证。
      这事儿后来苗炎还写了文书,拿去张贴在各个告示板前,念给了老百姓、商人和士绅们听。
      这就是在给大家表示,我并不是胡乱杀人,而是有证据的。
      如此一来,其它行业的商人们看到才不会心寒。
      不然他们会这么想:你这次能肆意掠夺粮食商人,下一次是不是就到茶叶商人了?再下一次就到瓷器商人了?
      连苗炎这样坚决果断的人,都要如此小心翼翼,那你更别说是别人。
      刘仁怀有拨乱反正的决心,但他的手段用出来后果究竟怎么样,这还是一个未知数。
      皇帝也有些担心。
      所以柳铭淇明白,景和帝是找了他来,询问他用什么借口,或者怎么弄,才会不引起反弹。
      不能说一定管用,也不一定非要让刘仁怀用,但至少这是一个参考。
      集思广益,兼听则明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