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八十八章 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下)(第 4/4 页)

    不过是在前世。

    前世不是提倡要吃粗粮吗?

    麦麸和米糠便是营养学家们说的好东西,绝对比精制大米好。

    柳铭淇有段时间就自己这么熬粥吃的,那种粗糙感是有点重,但绝对不是难以下咽。

    连柳铭淇都能吃得下,灾民们怎么可能吃不下?

    其实别说是这种混合粥,就是全麸糠的,灾民也没有说吃不下的,只是皇帝觉得他们会吃不下罢了。

    “您今天晚上就可以让他们现场制作一锅麸糠粥出来,正好可以让丞相他们也尝尝。”柳铭淇提议道,“如果大家觉得还行,那为什么不可以这么做呢?”

    景和帝觉得,今天晚上柳铭淇难得说一句“人话”。

    还就是这句话让他觉得还行。

    全麸糠的他不能接受,但如果加入了大米,那就不完全是牲口吃的了,好歹也算一种粥的类型。

    景和帝转头吩咐道:“赵寿,你安排下去,让他们准备好,就在御书房门前熬制,不许掺假。待会儿晚上去文渊阁让丞相、尚书们都过来喝一碗。”

    “遵旨!”

    赵公公又跑去了门口。

    看着他的背影,景和帝心情沉痛之中,莫名其妙的忽然有些轻松起来。

    ……

    注:有兄台提问,为什么写大康朝富足,却仅仅是1年左右的余粮,这个不符合富足的标准吧?

    《礼记》曰:“丰年不者,四年不位,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意思是,如果粮食没有超过九年的储存量,就代表着物资不够充分;而如果国家的存量没有没到六年,那么还是比较危急的;一旦少于三年的存粮,那么就不能称之为“国家”了。

    这种说法对不对?

    要看时候。

    放在西周这样人口稀少的时候,当然没问题,甚至每个朝代的起始50年之内,都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一旦稳定下来了,人口必然迎来暴涨,土地却没有随着增长,粮食总产量也不会增长。故而再多的粮食储备,都跟不上这个步伐。再加上不断的水灾、旱灾、蝗灾等等,都要消耗大量的钱粮,所以别说9年储备,3年都不可能。

    2020年谈起有可能歉收的时候不就说了吗,我们的粮食储备是1年半,足够大家吃的,不用担心。

    连现代的国家都如此,况且大康朝还在前面几年连续遭遇了台风、干旱、洪涝灾害等等,因此秀才设定经历这么多灾难后,目前大康朝为1年储备,窃以为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小老板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大魏宫廷 末日走私商 我家娘子,不对劲 圣女请安分 大秦之开局获得王者系统 江湖三女侠 回到明朝当朱标 大明话事人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沉溺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我的谍战岁月 天下枭雄 我的公公叫康熙 地下城降临,我成了魔王执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