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五十九章 刘仁怀进京(第 3/4 页)

    否则皇帝也不会把整顿漕运的重任交给他。

    如果是苗炎回来,跟皇帝一条心,那么皇帝无疑会多很大一股助力。

    至少在京城里面来说,长年担任帝京府府尹的苗炎,有着崇高的声望,他能带动许多人的倾向。

    可问题在于,苗炎本身就是坚决反对景和帝提前立太子的,他甚至早就上了一份奏折,叱责景和帝不讲规矩、随心所欲、“实乃庸君之像”。

    好吧。

    这样的刺头,景和帝根本不敢招惹。

    所以景和帝能找的援军,只剩下了刘仁怀了。

    说起刘仁怀和景和帝的关系,远远没有什么君臣之间那么简单。

    景和帝就位的前一年,先帝就进行了一次科考,那一次的科考状元叫做钟昶,也就是现在的那一位副相。

    然后景和帝即位的第一年,按照惯例,皇帝第一年登基,会有一个“恩科”。

    就是加一场科举考试。

    而景和一年恩科考试的状元郎,他当年只有十五岁,名字就叫做刘仁怀。

    看看吧!

    刘仁怀就是天子门生,而且是第一个,绝对是景和帝嫡系之中的嫡系。

    这个第一的意义非同寻常,恐怕也是最开始刘仁怀官运亨通的最主要因素。

    但刘仁怀自己也很争气,一路在翰林院、大理寺、六部历练十年,然后外出任职知县、知府、边塞将军、布政使、巡抚……最后直到成为江南总督。

    每一步刘仁怀都踏得非常稳当,绝对没有一跃成为大官儿的那种拔苗助长。

    因此,他一直是最得到景和帝的关注的,在他三十多岁就被派到江南总督任上,那就是一种绝对的信任。

    也是这种信任给皇帝换回来了巨大的成果。

    有人说过,倘若这几年不是刘仁怀在江南治理得很好,江南未必有那个实力和能力支援全天下,更不可能行动得如此快速和全面。

    所以刘仁怀才是公认的未来丞相。

    正的。

    甚至于有一种说法,刘仁怀是景和帝留给太子的托孤重臣,至少可以辅佐太子十年以上。

    可惜的是,现在景和帝的三个儿子全部报销,只剩下了两个刚刚出生的奶娃,就显得很尴尬了。

    刘仁怀已经四十八岁了。

    这几年各种天灾人祸耽搁了他,要是再隔几年入京,都要超过五十岁。

    哪怕是他老而弥坚,到六十岁也就只有十年时间。

    十年的丞相生涯,对于刘仁怀来说,绝对是委屈了。

    故而这一次皇帝让刘仁怀回京,除了让刘仁怀站在自己一方力挺以外,说不定还有补偿刘仁怀的心思。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小老板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大魏宫廷 末日走私商 我家娘子,不对劲 圣女请安分 大秦之开局获得王者系统 江湖三女侠 回到明朝当朱标 大明话事人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沉溺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我的谍战岁月 天下枭雄 我的公公叫康熙 地下城降临,我成了魔王执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