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琐碎杂事(第 3/4 页)
这可不是什么强行招募,而是心甘情愿的加入大康边军,并且名额都是靠抢的。
大康的人口众多,哪怕是在边疆地区,人口也是动不动几百万。
更别说还有许多逃难、逃灾而来的草原的牧民、农奴等等。
他们来到大康,哪怕是没有身份的黑户,都非常的开心。
因为下力气干活儿就能赚到钱,就能养家糊口。
毕竟边境的商贸非常发达,他们作为护卫、作为苦力跟着去草原上做生意,一趟下来两三两银子随随便便就能得到。
或者是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大康做一些牛羊马的养殖——不少的草原人都被招募去了官家的养马场,发挥着自己的老本行特长。
这些人在这一次西羌和回鹘入侵的过程中,发挥了难以想象的战斗力。
哪怕他们只是躲进城里的难民,但在危急的时候,全都一个个的顶了上来,在城头上和他们曾经的族人杀得你死我活,一点都不手软。
草原人不怕死,他们只怕穷,怕老父老母妻儿连吃饭都吃不上,就那么饿死。
他们知道大康对于英勇作战而牺牲将士的奖赏,在得到了守城官员和武将的保证之后,真的就那么拼命了。
他们的牺牲当然没有白费,等到大战打完,朝廷派来的官员统计之后,一个个的全都是按照正式的边军将士抚恤来给钱的,并且他们的妻儿也被认为是军属,成为了边军的自己人。
边军除了俸禄、补贴之外,都有自己的土地,反正边境地方的人少。
他们历来都很团结,对于战死的弟兄们的遗孀们尤其照顾——谁没有个意外?说不定明天战死的就是你了,所以照顾他们,也是为了自己以后埋下伏笔。
谁要是敢为难这些孤儿寡母,边军自己就会收拾他们,将领们不但不阻止反而会帮忙,不然你别想得到他们的拥护,上了战场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看到了这样的结果,你说那些剩下的草原人愿不愿意加入大康军队?
同样的,大康那些边境城镇的穷人们,愿不愿意加入?
之前是因为兵士够了,所以他们才不能加入。
现在经过大战,大康死伤无数,又为了防备明年有可能的袭击,所以干脆大招特招,一口气招募五十万人,因此人们奔走相告,欢喜过望的加入了边军。
也就是吃起了国家粮。
别以为五十万就很多了。
从西北到北边到东北到江南,这么数百座城池、要塞、卫城一分,每个城池才增加多少人?
当然了,这忽然增加的五十万人,短期来说。对于大康的财政也是巨大的负担。
不知道多少仓库被搬空,不知道多少粮食被运送到各地边城,不知道多少物资军械加紧运送过去。
这些一切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所以皇帝才这么拖欠在京官员们的俸禄。
所以才窘迫得春节都快过不好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