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九十三章? 红薯(第 3/4 页)

    讲了什么叫做科学的“育肥”、“养地”。

    讲了为什么田地会分为上等田地、中等田地、下等田地等等。

    也告诉了他们田地需要怎么来科学的恢复地力,以及怎么使用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土地的肥力。

    柳铭淇可不是胡扯。

    他堂堂的化学博士,怎么可能不知道化学肥料的作用,怎么可能没有研究土地相关知识?

    现代获得知识的途径实在是太方便了,这也是科技带来的优势。

    不说柳铭淇查看土地相关的知识,足够别人累计上千年的。

    就说看书这方面。

    许多古人一辈子看的书,都没有一个现代人一天看的书多。

    我说的还是读书人,不是什么农民伯伯。

    因此,听到柳铭淇说的这些古往今来,千百年来老百姓、农业专家、科学家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一群老农民听得是如痴如醉,直把柳铭淇当成了农家的圣人。

    就具体到红薯来说吧。

    红薯对于环境的要求很低,基本上除了极寒地带,它都能生长发育。

    这也是为什么红薯能成为人类主要食物之一的原因——凡是生长条件太苛刻的粮食作物,基本上都在漫长的历史上被淘汰了,如今能出现在我们饭桌上的每一种食物,都经过了千百年的辛苦挣扎,才没有被淘汰掉。

    但是种植红薯也有很多要求的。

    首先第一点,因为红薯的产量特别高,所以这肯定是非常伤害土地的。

    这一点和它产量差不多的土豆也是一样。

    因此想要长期的种植红薯,就需要对种植红薯的土地进行一定程度的轮换。

    当然了,单单的轮换是不行的,许多小麦和水稻的土地都是种一年休一年,但种红薯的土地如果不好好的打理沤肥,第二年照样不行。

    等一等。

    现代的红薯种植,好像是没有什么种一年休一年啊!

    这个就很简单了。

    因为那个时候有化肥!

    化肥的肥力就代替了土壤本身的肥力,虽然对土壤也有伤害,但这种程度却是大大的降低了,不然我国粮食怎么可能几十年都保持稳定增长的?

    但古代不行。

    发明化肥这样的东西不是不可能,但想要形成量产,那可就太难了,那么多的高科技设备,哪怕只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在这个世界现在都没办法做出来。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江湖三女侠 苟出一个盛唐 斗罗御兽收服小舞当兔女仆 重生之颠覆大宋 晋末长剑 大唐驸马爷 斗罗:顶级天赋,开局被小舞告白 明末之藩王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末日走私商 天下枭雄 史上第一佛修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龙牙兵王 步步高升 潜行者 马前卒 抗战之草莽英雄 红楼之挽天倾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