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董太师和陈老总【第二更!求全订!求月票!】(第 3/4 页)
      你真以为自己是罗斯柴尔德?
      商人们只是吃了七八天的粮食,就钱财全部耗光,连借的钱都全部砸进去了,最后再也撑不住,直接崩盘。
      陈老总趁势追击,不但把粮食阵地给夺了回来,而且还吃下了他们存下的粮食,大赚一笔。
      最重要的是,从此上海民心稳定,再也没有出现过粮食上的问题。
      吃饭不愁了,自然人心就稳了。
      从此以后,哪怕是“两白一黑”之中的其余一白一黑情况再艰难,上海都挺住了,其先决条件,就在于此。
      回到眼前来,
      柳铭淇觉得两种办法综合起来更好一些。
      因为第一种法子只适合兵行险招。
      并且你每天不停的运粮食进去,人家老百姓又不急着买,粮食商人根本用不着抢货去卖,你能怎么样?
      这种法子只是在缓解无谓的焦急心理时才有效。
      而第二种法子也有缺点,那就是商人们都知道你江南粮仓有多少粮食。
      你不断的从江南粮仓运出来卖,不过是左手转右手,大家当于看猴戏一样,不为所动。
      如果结合第一种法子就不一样了。
      给江南的民众和粮食商人们造成一种假象,那就是外地还有大批的粮食存在,官府根本用不着买他们的高价粮食,那么这群粮食商人才会惊慌,才会担心这么多粮食砸在手里,才会卖出来。
      ……
      柳铭淇把自己综合两种办法想出的主意给景和帝讲了。
      景和帝听着听着,望向柳铭淇的眼神就不对劲儿了。
      少年被他看得有点毛骨悚然,“陛下,您这是……怎么了?”
      景和帝眼神很有点复杂,良久之后才叹息一声道:“铭淇,你果然是国之栋梁!我大康皇室的最优秀子孙啊!只是短短时间内,你就能想出这么一个精妙绝伦的办法来,任何有智谋的人到你的面前,都不敢说自己聪明有谋略!”
      柳铭淇挠挠头,“我也就是喜欢看书,然后喜欢胡思乱想……这个主意,您觉得可以行?”
      “能行!”
      景和帝想也不想的道。
      但是转而他又说:“不过我还有两个问题。”
      “您说!”
      “第一个,粮食是从哪里来的?江南粮食商人那么聪明,不容易骗吧?”
      “东瀛!”
      柳铭淇直接甩给了小倭奴,道,“以刘总督的关系,找到船商,冒充东瀛的粮食商人,应该不难吧?
      想要弄得像一点,那就让一群东瀛人站在船头,用东瀛话大声喧哗,使得大家都听得清楚明白。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