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难得开心(第 2/4 页)
众所周知的,我们国家向来被称为中原王朝。
中原就是现在的京畿地区,这也是我国文明发展的根源地区,因为这里符合了南北方的一切种植特点,无论什么南北方的种植农作物,在这里都能种植,土地也异常的肥沃。
正是有了这样的优点,我们华夏民族才能发展壮大,从而统一整个中华大地。
所以大康太祖把都城建立在这里,也是有原因的。
红薯本身就是高产的农作物,在柳铭淇的现代化肥田措施的处理下,在农民们精心的呵护下,它们得到高产增收,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今儿个景和帝带着柳铭淇,随便到了一处红薯的收割现场,便看到了热火朝天的收割场面。
户部和帝京府衙门调集了大量的劳动力来收割红薯。
即便是在初冬的十月,大家伙儿仍旧是干得汗流浃背。
红薯按照划定好的区域,一堆堆的堆放,经过称量之后,再运送到固定的场所妥善保存。
皇帝看到堆积如山的红薯,脸上的笑容绽放得跟花儿一样。
赵寿去召集了一个户部的主事。
忙得满头是汗的他上前来拜见道:“微臣于宿,见过陛下、德王殿下。”
“免礼了。”
皇帝挥了挥手,笑着道:“今天很忙?”
“回禀陛下,不仅仅是今天忙,我们都已经忙了快五天了。”于宿回答道:“预计还有十天左右,才能把这么一大块地儿给全部收割完。都是从早忙到晚,农民和雇佣工们,都累得不得了。”
“工钱是多少呀?”景和帝问道。
“正常的工钱是三百文一天,整个儿的完成下来,如果做的好的话,还要多发三天的薪酬当作奖金。”于宿看了一眼柳铭淇,道:“这个工钱价格是德王殿下去年就定下来的。”
景和帝转而一看少年,又回头问于宿:“这个价格是属于中高低哪一档?”
“半个月能挣五两银子,在零工来说,已经是很高的了。”于宿道:“咱们这里不仅仅是有青壮年,就算是老人和小孩子,他们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能达到正常报酬的一半。”
“嗯,那还不错。”
景和帝满意的笑了。
他知道民间疾苦,可是却不懂到底疾苦在什么地方。
像是一天三百文的工钱,还是一天三千文的工钱,他都没有概念。
但现在晓得老百姓辛苦干活儿收获还不错,心里就挺高兴的。
柳铭淇蹲了下去,摸着那些挖出来的红薯,道:“今年的收成如何?”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