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六章 为了炮轰东瀛(第 2/4 页)
但是!
全大康有超过一百五十万的军队,长枪兵的使用起码有五十万。
用大刀的就更不用说了,超过了七十万。
如果全部给这些人换一次刀,换成了精钢刀,那该要多少精钢?
这还不包括在其它军用物资上的用度,比如说盔甲。
哪怕是做最简单的盔甲,一个人五斤的重量总是要的吧?
更别说柳铭淇现在做的大炮了。
一尊普通的14厘米口径大炮就要用上万斤的精钢,这便是现在钢铁工厂整整两天的产量。
倘若想要做人家大不列颠最巅峰的炮舰,一面就有七十门火炮,两面一百四十门火炮的,那就得耗费差不多小半年的产量。
不行不行!
最迟在五年之内,就必须要给多桅帆船配上大炮,并且加以使用。
大型的轰炸目标柳铭淇都想好了。
倭寇那四面临海的地形,不就是拿来给我当靶子,当成练炮兵场的吗?
在倭寇的身上好好的练兵之后,又可以往南进入印度洋和西方人争霸。
不然如果没有经验值,你去跟别人战斗,也是自投罗网。
而想要达成那种程度的轰炸,你没有几百门上千门的大炮,能让倭寇闻风丧胆,屁滚尿流吗?
所以一定得好好的扩充产量。
一个钢铁工厂不够,就建立五个、十个!
不用从外地运铁矿过来,就在铁矿的当地锻造都可以!
……
怀着这样的想法,柳铭淇跑去见了皇帝。
景和帝听到了柳铭淇的说法,微微点头:“他们早就这么说了,只不过丞相们认为你的那个技术非常重要,担心会提前外泄,这样对我们反而不好!你要知道,木柄手雷这个东西技术难度很高,可精钢炼制的技术,却不是那么复杂啊。”
柳铭淇摇头道:“陛下,现在用精钢做武器虽然还是重要的,但最多十来年之后,就会成为彻底的辅助了……况且外族人学习我们的炼铁技术,学习了几百年、上千年,都没有学会,为什么精钢技术就能很快学会的呢?”
景和帝哑然失笑,却还是不同意:“在你能做出完全替代刀箭之类的武器出来之前,那是不行的,我没办法说服丞相和大臣们。”
顿了顿,他又道:“不过在京畿地区你想要多修建几座大型工厂,那还是可以的!毕竟这里是我们大康的核心地带嘛,也安全。”
“也只能这样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