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八十章? 想办法保人!(第 2/4 页)

    关键是后面两个。

    两个都是马蜂窝。

    超级大的马蜂窝。

    第一个就是柳铭淇狗胆包天,竟然敢冒充太子,自己伪造太子仪仗、天子节、假黄钺,以此来迫使本来要去攻击宁远城的室韦联军改变主意,对锦州城展开前所未有的疯狂攻击。

    景和帝知道柳铭淇是什么意思,大臣们也全部知道,但问题在于知道并不代表能理解啊!

    比如御史台的御史中丞王智耿,在知道的第一时间就反应激烈的上书,恳请皇上“斩杀此不忠不义之獠,以正国之根本,清天下臣民之心。”

    景和帝当场就懵了。

    好不容易才忍住了直接把奏章扔到王智耿脸上的冲动,沉着脸一言不发。

    王智耿并不是一个人。

    在此之后,起码有十几个朝臣,纷纷上表要求惩处德王柳铭淇。

    大家都不是傻子,虽然其实第一时间皇帝就已经下旨说明,这是自己让德王做的,可没有人相信。

    谁都不相信皇帝会把太子这个事儿当成一个杀敌制胜的的筹码。

    所以肯定是柳铭淇自己擅作主张的。

    当然了,里面有很多人是属于投机之辈,想要以此来获得好名声。

    可不管怎么说,这事儿景和帝又不可能不管,总得给出一个说法来。

    好嘛。

    第一个大篓子景和帝还没想好怎么解决,柳铭淇第二个篓子又捅破天了。

    这是随着之前他的整体作战计划,一起送到京城的。

    实际上到了京城的时候,锦州城的反攻已经开始,整个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了。

    虽然主意是柳铭淇出的,但文书奏折上面是以廖石聪的签名为主的。

    大康有这个好处,不像是北宋皇帝那样,画下各种阵图,遥控指挥前线将军你必须怎么怎么做才行。

    从太祖开始,他们就喜欢放权。

    放权给边疆的大将军、总督们来做出决定。

    这样就能够根据瞬息万变的战局,做出最有利于大康的决策。

    至于说尾大不掉什么的,大康的皇帝和朝廷们并不担心。

    因为大康最精锐的禁军九卫,一直牢牢的掌控在京畿地区周围。

    哪怕是某一卫的大将军率军出去了,这禁军九卫的家属还在京畿地区生活着呢。

    一旦有人说要造反,那这些禁军能豁出全家人的性命跟着干?

    你开什么玩笑!

    只要禁军不造反,那么一切都好说。

    更别提大康这些年的农业和商业做得都挺好,老百姓们没有什么不满意的,于是更没有什么造反的土壤。

    话题说回来。

    廖石聪没有撒谎,奏章上说明了整个作战计划都是柳铭淇提出来的。

    其实一切都非常好,连葛松道、周之孝等精通军务的大佬们都拍案叫绝,一看就断定,这个连环计划一定能能成功。

    至少斩杀两个城下的十五万室韦联军都没有什么问题!

    但关键在于这计划之中有一个很犯忌讳的事情。

    那便是柳铭淇建议直接放弃掉已经不堪大用的锦州城,紧缩回山海关以内去,等待时机成熟再重新夺回锦州城。

    这下子可是捅了大娄子!

    因为这就算是大康建国八十多年来,第一次丧失掉大片的领土,以及放弃一个有象征意义的雄城。

    锦州对于东北的防务重要性,是白痴都知道的。

    那就是大康面对世上第一强悍的室韦的第一道屏障。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史上第一佛修 晋末长剑 末日走私商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斗罗御兽收服小舞当兔女仆 天下枭雄 步步高升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江湖三女侠 沉溺 斗罗之空棍 你们用枪我用弓[电竞] 重生之颠覆大宋 四合院之我傻柱不做好人 苟出一个盛唐 谋断九州 我在民国打酱油 大唐官 儒道之天下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