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焦灼的重臣人选(上)【第三更!求全订!求月票!】(第 2/4 页)
    嗯,苗炎没有份儿。
    他至少还得担当一个尚书级别的官职,才有资格升任副相。
    不过选苗炎和选葛松道,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差别。
    两人都是法家的大佬,行事风格都差不多。
    景和帝最近是深感朝廷吏治败坏,所以想要来一帖猛药,所以下定了决定,就选西南总督葛松道入朝为相。
    当然不是取代南宫忌的位置。
    取代南宫忌位置的人是钟昶,葛松道到了内阁,就做钟昶之前的工作,这也是一个熬资历的问题。
    但葛松道今年才四十一岁,哪怕是熬十年的时间,他也才五十一岁,根本不用担心能不能熬到成为丞相。
    曹仪担心的就是这个。
    葛松道才四十一岁,苗炎才四十二岁,他们两个入阁太早的话,无疑会形成极大的势力集团,从而大大的压制儒家子弟。
    等到法家执掌内阁二十年,那儒家的势力岂不是大大的消退?
    这可不行!
    曹仪还是觉得,整个天下由儒家为主,法家和墨家为辅好一点。
    所以他不赞成。
    马浩秋和冯玉强和他想的差不多。
    葛松道可以入阁,但不用这么早,哪怕是把他放到江南去,也比入阁为相的好。
    可没想到钟昶还是背叛了这个默契。
    毕竟钟昶是景和帝数一数二的心腹,皇上这么强烈的想法,他很难不去附和。
    钟昶说出来赞成的话语,皇帝果然很开心。
    他正想讲话,旁边的马浩秋忽然说道:“臣以为兵部尚书周习光性度恢弘,气干刚毅,才经文武,可为相矣。”
    景和帝眉头顿时一皱。
    兵部尚书周之孝的确是一个大才,这么多年掌控兵部,调令四方,维护安宁,是景和帝非常信任的臣子之一。
    但周之孝有一个缺点,他已经五十八岁了,比丞相曹仪还大一岁,而且因为年轻的时候四处征战拼杀,身子骨有些不好。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