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八十八章 抓他们回来!(第 1/4 页)

    “臣侄德王铭淇(怡王世子铭璟)启禀陛下: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原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原,未闻以夷狄居中原而制天下也。

    倭人本我属夷,世代受我中原教化之恩,却屡生反侧,遂乘多难,窥伺我大康江山。

    今倭人登陆福建,一路作恶多端,屠戮我大康子民,致使百里无人烟,生灵涂炭,实为我中原大地百年未有之大灾大痛。

    目睹此等惨状,以及倭人毫无人性之举,凡仁人志士,皆应肝脑涂地,壮志成仁,前仆后继以赴此国难。

    臣侄等自幼顽劣不堪,德薄能鲜,独仗忠信爱民为做人之本。如今恰逢其会,身为大康皇室子弟,岂可坐视倭人禽兽作恶,杀我父老乡亲、兄弟姐妹而无动于衷?

    故而臣侄等忤逆圣意,擅自前往江南,与此恶贼决一死战,不将此等孽畜斩尽杀绝,解除江南危难,臣侄等誓不回返。

    倘若有所不测,则皆为铭淇(铭璟)心甘情愿,无所埋怨,舍生取义为我等所愿,只恨不能服侍双亲于膝下,不能报效陛下于殿中。

    明有浩浩长江之水,幽有前此殉难各忠臣烈士之魂。黄河带地,明余旦旦之言;皎日丽天,知我勤勤之意。

    只愿陛下圣恭安,愿我大康千秋万代,愿我子民安康,实鉴吾心,无有违背!”

    ……

    当值千牛卫校尉大声朗读着柳铭淇和柳铭璟联名的奏章,御书房的每一个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现在御书房里面坐着十几个朝廷的大佬。

    四位丞相、两位尚书、两个大将军、一个翰林院掌院学士、一个宗人府宗正,外加一个南宫忌,皆在场。

    听着这篇慷慨激昂的奏章,各人的反应各不一样。

    有人脸色带着赞同,有人脸色不变,有人皱起了眉头。

    景和帝看着他们的神情,不动声色的道:“大家议一议吧,怎么处理这个事情?……肃王,你是宗人府宗正,你来说!”

    肃王毫不犹豫的道:“这篇文章做得很好,也是铭淇的正常水平。但是规矩就是规矩,太祖立下来的规矩不允许改变。请陛下立刻下令,让江南总督刘仁怀立刻将他们两个以及所属之人给抓住,即刻解往京城受审。”

    对于肃王这么一本正经的照章办事,皇帝一点儿也不奇怪。

    肃王很喜欢铭淇这个侄儿,但他是宗人府宗正,如果什么事情都能通融的话,岂不是乱了套?

    今天柳铭淇和柳铭璟可以为了江南的民众违反祖宗法令,明天别的人是不是就可以为了西北的民众也同样如此呢?

    那么下一次,不是为了民众,是为了……为了皇位呢?

    这怎么行!?

    对于这种事情,肃王当然一定要完全禁止。

    虽然他的心中也有点欣赏两个孩子的忠贞为国之心。

    毕竟他晓得,能在这种危机关头,有这种舍生取义的实际行动,真是很难得的。

    那些养尊处优的贵族、宗室子弟,听到倭人来袭的消息不尿裤子都算好的。

    景和帝先是点头:“肃王的意见出来了,诸位卿家呢?……曹相,你来说说。”

    曹仪心头早有打算,闻言道:“陛下,老臣的意思和肃王一样,一定要把德王和怡王世子给追回来!他们这样很不像话!”

    皇帝又转向另一边:“墨河呢?”

    翰林院掌院学士冯玉强道:“臣以为,德王和怡王世子如今已是离弦之箭,不会再回头了……但我们也不能放纵他们,命令绣衣卫即刻找到他们,勒令他们马上回来!如果不从,就以圣旨下令,让他们随行的德王府侍卫帮忙协助抓人。”

    景和帝点了点头,“这倒是可以的。”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史上第一佛修 民国之文豪崛起 末日走私商 斗罗御兽收服小舞当兔女仆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天下枭雄 步步高升 斗罗之空棍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儒道之天下霸主 沉溺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重生之颠覆大宋 大唐官 江湖三女侠 你们用枪我用弓[电竞] 四合院之我傻柱不做好人 世子妃 苟出一个盛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