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理科男在行动【第一更!求全订!求月票!】(第 1/4 页)
    漕运衙门最大的问题,根本不在柳铭淇说的漕卒和船只损耗上面。
    而是在于上下其手的贪腐,以及火耗上面。
    上下其手的贪腐,苗炎过去之后,肯定会好好的整顿,也肯定会好转许多年。
    但只要苗炎离开,继任的人不如他,那么要不了两三年就会恢复原样。
    这是古今中外都无法避免的。
    另外的火耗也是一样。
    漕运衙门的火耗非常高,大约达到了1.8倍。
    什么意思呢?
    就是想要从江南运送一斤粮食到京城,必须要在江南准备好1.8斤的粮食才行。
    如果想要运到西北驻军的地界,那还得再增加一倍的火耗。
    于是这几乎翻倍的损耗,大大的消耗了粮食,使得饥荒年生就越发的触目惊心。
    但这一点比起解决上下其手的贪腐更加麻烦。
    为什么?
    你觉得1.8倍就很高了?
    那是真的不高!
    走陆路来运输的话,到京城是五倍的火耗,到了西北关隘是十倍!
    意思是你从江南运十斤粮食去西北关隘,最后只能有一斤能送到。
    看看!
    相比起陆运,你敢说漕运不厚道?
    柳铭淇都要啐你一脸的口水!
    但漕运衙门的火耗,只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例子,实际上在整个大运河的运输船队之中,都是待遇最好、损耗最少的。
    因为沿途各地的关卡,是不敢拦截漕运钱粮船队的。
    可一般的那些商人们的船队,那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他们遭遇的各种税赋,少的都有两三倍,多的甚至是七八倍。
    在这里面又牵扯到大量的腐败,大量的关卡人员吃拿卡要,以及不合理的各种税赋。
    别以为这事儿就我大明、我大清有,事实上每个朝代都有。
    连大康也不能免俗。
    相信这一方面也是苗炎整顿的重点。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