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干细胞定向诱导技术(第 3/4 页)
从这个数据面板就能看出,因为内力增长陷入停滞,黄超的实力已经很久没有增加过了。
要想实现更大的突破,就得提升内力的水平。
内力细胞,从婴儿出生的时候,就存在于人体中了。
作为一种细胞,它也是从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
那么,有没有可能再让人体分化出新的内力细胞呢?
研究员们顺着这个思路,实验了人体中最接近原初胚胎干细胞的造血干细胞。
尝试引导造血干细胞分化为内力细胞。
引导的方法非常粗暴,就是提取实验体脊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然后在保证其活性的极短时间内,向里面注入内力。
实验大获成功!
初次实验就有了成果,造血干细胞在接触内力后,真的朝着内力细胞的方向分化了!
又经过了2539次的定量实验,终于得到了最优的引导方案:向每一个造血干细胞中,注入9“纳超”至11“纳超”的内力,内力来源最好和造血干细胞提供者一致,效果最好。
“纳超”是内力的微观计量单位,由人体生物能实验室提出并定义,每1纳超为一个刚被激活的内力细胞在1分钟内产生的所有内力总和。
当然,个体不同,其内力细胞在1分钟内产生的内力的数量也是不同的,这非常不好定量研究,人体生物能实验室取的是一个一般均值。
1纳超中到底包含有多少个高能粒子,又相当于多少焦耳能量,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人体生物能实验室中有两层楼就在专门做内力的定量研究。
只是这种微观的定量研究,非常深奥,也非常枯燥,就不必详细展开说明了。
体外研究成功,接下来是体内实验。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