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云生海角,七宝咒法(第 3/4 页)
“表面上求救,暗地里却使用禁劾诅咒之术,呵!”
光济亦是一轮明净宝光悬在脑后,护住自己不被暗算:“此人被镇压于此数十年,不免心智失常。我等还是先略过其人,找到那真宗和尚的坐化之地再说罢。”
二人并未出声回应那人话语,否则气息相感之下,被镇压之人便可以此为媒介,发动咒诅。
于是弃之不理,自去寻那真宗和尚的痕迹了。
云生角说大不大,不过几百里方圆。光济和孟阗竹纵起遁光,花了一二个时辰,便将这片地域尽数勘探了一番,终于在一处潜藏于岛礁缝隙之下的洞穴中,发现了真宗和尚的痕迹。
“那位真宗和尚是蛟龙出身,莫非此地是蛟龙一族的墓地?”
犹如大厅般的洞穴之中,数十头长大的蛟龙尸骸存在于此,或盘或卧,形态各异,在洞穴中栩栩如生。
有部分蛟龙身上已然化去了杂色鳞片,纯青如碧,纵然身死,身上仍有白云缭绕,将洞穴中的海水尽数排斥出去,显然是有了几分真龙的威能。
“这几头蛟龙生前,实力怕是不弱于你我。”孟阗竹指着那几头有向纯血真龙进化迹象的蛟龙尸骸道,“若是将其骸骨收去,也是炼制法器的上佳材料。”
“何必如此,出家人与他们无冤无仇,犯不着打扰死后清净。”光济摇头拒绝了孟阗竹提议,伸手指向深处一头姿态奇异的蛟龙尸骸,“想来那就是我等所寻目标了。”
孟阗竹看向光济所指之地,只见在洞穴东侧,一头赤鳞蛟龙形态有异,下半身如蛇般盘蜷起来,上半身却做合十姿态,一双蛟爪合在身前,无端地有一股慈悲之意生出。
也不知一头蛟龙骸骨,是如何给人这般印象的。
“若这位就是真宗和尚,那接下来又该如何?”
孟阗竹看向光济,却见其人走上前去,脑后明净宝光微微一亮,正宗无比的佛门法力波动传递开来。
石磨大小的蛟龙眼中突然绽出五色毫光,一枚舍利子从中飞出,在空中形成了一团光镜,上面有诸多文字缓缓飘过。
“这是?”孟阗竹微微一惊,上前看去,“佛门神通?”
“不错,”光济心知这便是智光长老所求之物,也是真宗和尚引以为傲的一门修持之法,“一桩旁门修持之法,借众生之力成就自己,而后反哺众生。”
孟阗竹好歹道基有成,只是微微一扫便将这门道法悉数记下,在心底体悟片刻,不由骇然道:“还有这种术法?果然邪门得紧!”
这门术法唤作七宝如意大咒,是一篇佛门修行的速成之法。
与其他佛门修行不同,此法不讲求挖掘肉身宝藏,而是传下持咒法门,然后借众生持咒之力为己用,在短短时间内就能获得一身强横无匹的法力,而且运转如意,不虞被人反过来再夺去。
前提是要历经苦修,凝结出属于自己的一道咒灵来。
而这门术法大成之后有七道咒灵护身,原型皆取自佛门一百零八门小神通中,故而唤作七宝如意大咒。
“传下持咒法门,而后接引众生持咒所修出的一缕浅薄法力,再然后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果真是......”
这漓江剑派的女弟子自幼习练道门正传,何曾见过这般异想天开的佛门神通?但她又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一门神妙万分的术法,尤其是在借万民生念这一步上。
“只是一个不好,也会坠入魔道。”孟阗竹极为聪慧,不过片刻就看出了其中隐患,“前面苦修凝结咒灵一步,也是在借此打磨心性,确实是佛门的作风。”
“所以孟道友,你如今也算是得了真宗和尚的传承,日后切勿随意外泄。”光济在旁道了一声。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