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节 东边不火 西边火(第 3/4 页)
“我第一次过来,常客都是怎么点的?”张一好奇问。
帅气的调酒师解释道,“年轻人大部分喝不了纯伏特加,一般用来调制鸡尾酒。”
“不过,使用‘农场伏特加’价格要贵百分之五十,另一种‘绝对伏特加’,则是按标价收费。”
调酒师指了指,贴在吧台、台面上的价格表。
以一杯伏特加打底的‘血腥玛丽’为例。
配料:50毫升伏特加、10毫升柠檬汁、胡椒粒、盐、120毫升番茄汁,这一杯的价格是90香江币。
如果使用农场伏特加,价格则是135一杯。
“都是伏特加,价格差这么多,有人买吗?”张一问。
“有的,有人是为了尝鲜,有是为了买面子,有的则是因为好奇。”
“谢谢,我也很好奇,请给我来一杯农场伏特加打底的‘血腥玛丽’。”
“好的。”
调酒师取一个玻璃杯,加入适量冰块,并将除番茄汁以外的配料尽数倒入,适当搅拌,接着倒入番茄汁至杯满,再次搅拌,最后用芹菜梗点缀。
整个过程很快,不到一分钟。
张一接过色泽鲜红的血腥玛丽,轻轻喝了一口,很浓的复合味。
甜、酸、苦、辣四味俱全,富有刺激性。
真担心会拉肚子,有点喝不惯。
放下杯子,张一夸赞道,“口感很好,农场伏特加重复买的客人多吗?”
“倒是不多,”调酒师回答道,“第一次买的人大都是图个新鲜。”
张一点点头,心里明白,虽然伏特加里面加了‘大料’,但这东西得多喝才会上瘾。
只喝几杯根本没感觉。
更何况,一杯血腥玛丽被加了许多其它调料,酒味并不出众,被其它味道掩藏。
只有爱喝纯伏特加的老酒鬼,才能辩出农场伏特加的好坏。
除了‘大料’,酿造使用的粮食,在酿造、发酵过程中,全程受自愈术影响,酒肯定不会差。
奈何,你不可能让一群泡夜店的帅哥和美女、去品尝酒里的深层味道。
这并不现实。
第一轮伏特加装瓶之后,张一就确定农场伏特加会火,只是没想到这个过程会慢到让人发指。
‘要是能卖到俄罗斯就好了...’张一在心里想,那边的人对伏特加才是真爱。
可是俄罗斯的伏特加早已泛滥成灾,便宜的只要七八块rmb一瓶,好的也才二三十块rmb一瓶。
而农场的伏特加,出厂就是三十米金一瓶,加上两道中间商差价、关税、运费、营销成本...
运到俄国,成本最少翻两倍,这样的价格,根本没机会进入当地市场。
也只有在香江,这样富足的地方,才会有人去尝试。
可这些尝试的人,都是没啥酒品的小年青。
真是纠结啊!
离开夜店,张一算是明白了一件事情。
伏特加大概率会和农场啤酒一样,要三年时间或更久才能火起来,短时间是没机会了。
然,事情都有两面性。
英国的消费者证明张一的想法是错的。
在英国的greene kking旗下的近三千家酒吧里。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