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诛心(第 3/4 页)
要不是多少读过几本书,一时半会还真弄不明白这些古人名堂。
古人在礼仪这一块的讲究,那是相当的认真,毕竟诸夏与蛮夷之间的区别,就是礼。
这从众人对真仙的称呼和自称上,就能窥得一二。
孙铮以真仙形态出现在渔阳,所有人都称呼他为上仙,而自称都是“仆”。这意味着大家都视上仙为供奉对象,会对上仙的意志无条件执行。
而始皇帝见孙铮时,依旧呼他为上仙,自称却是“臣”。一来区别他自己皇帝的身份,二来也是表态,就算你是神仙,这人间的事情也得归我自己处理。我向你表示恭敬,不代表我就会无条件供奉你。
扶苏与玉漱得孙铮指点,收入门下做了记名弟子,这两位就称孙铮为“仙师”,自称依旧未变,毕竟只是记名弟子。
再后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名童子,得孙铮施法入梦,去往他界历练一世,又被赐下名号,算是真正的门人。他们称呼孙铮,就是“师尊”,自称就是“弟子”,算是真正的自家人。
而项家这一窝子,见孙铮时,以“臣”礼自称,从一开始,就把他们摆在了与始皇帝相当的地位上。
这未必就是想表明他们不认可仙师,但至少在表明,他们不认可始皇帝,不认可大一统!
项氏坚持着自己的贵族地位,从心底上,认为他们是与始皇帝是平起平坐的。
项羽已经被仙术定住,行刺被抓了现行,罪名是明摆着的。尽管到了这时候,随时会被上仙一摆手就扫成飞灰,可项梁却依旧坚持着称“臣”,这已经是楚国贵族最后的那一丝坚持。为了这唯一的贵族体面,他可以死,甚至全家都可以一起死。
如果孙铮这时候一巴掌把他们拍死,那他们就是以楚国遗族的身份死去的,而不是以大秦一统之后的顺民身份死去的。
瞧瞧,只是一个“臣”字,就能解读出这么多玩意来。
礼这个东西,真的是牛逼不解释!
从这个角度来衡量的话,制定周礼的周公,所收获的信仰肯定远超孔子、老子之类,要是以信仰之道修行,周公必然是最有可能成圣的那一个!
就是这一瞬,孙铮也是前后联想到许多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