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额滴,额滴,都是额滴!(第 3/4 页)
如今吃了半粒仙丹,又回到了年青时候,上仙说过,以后只要用心练习太极拳,活个一百六到一百八是没有问题的。也就是说,至少还有一百年可活。有一百年时间来完成这些事,何必急于一时?
因为这个原因,甚至连给自己修山陵那几十万人,都开始安排分批给假,让他们体会到来自大秦帝王的关怀。
朕还要活一百多年,那山陵修成太早,空的太久谁知会不会出变故?
再者说,以前以为阴司是在地下,如今才明白,冥府根本不在这一界。那山陵、墓葬的意义,可就没有以前那么要紧了。
为了营建假的地府庄园,反而损害了真的阴德,划不来嘛!
在始皇帝大刀阔斧改革大秦国策的时候,孙铮的新城已经初具规模。
这座长宽都是二十公里,占地面积达到四百平方公里的巨城,光是从远处看一眼,就不是人力所能及。
四周高达三十三米的城墙,在空间统一采制造模块,然后分段安装而成。
以孙铮现在的实力,可以直接制造超过五百米的物体。而且似这种没有仙术含量的普通物品,消耗的数值点极小,早前光是救人赚来的那些点数,修城都用不完。
这座城的规模,远超这个时代人类的想像。就算始皇帝想建的咸阳宫殿群,那也只是将一个个小城,通过甬道、桥梁互相接连起来,像这种一面墙就长达四十里,高度超接近十丈的建筑,也超过了时代限制,根本不是人力所能实现。更何况,这墙体一看就是石料,远非寻常筑墙采用板筑的夯土。
孙铮是先把四面墙框起来,隔绝内外视线,所以最开始的时候,城池四面围墙都是一样的光秃秃,连一个出入口都没有。
以这个时代的实力,想在这种条件下,偷窥城中动静,完全不可能。
当然,如果有胆大的,真想悄悄潜入城中打探,孙铮也不介意把他顺便埋进绿化带做肥料。上仙只是悲天悯人,不是真的没脾气。
在埋头规划、建设新城的时候,孙铮给扶苏和玉漱安排了一项任务。
由他们两个,分别去管理调教那些皇家学院人众和八百诸派门人。
首先要做的,当然是普及正体字。
为了日后教学方便,同时也有一点试验性质。孙铮将大秦宫廷送来的那些典籍,全部翻译成正体字,制作了秦篆体和正体对照的版本。
这个时代,文字一统还在转型时期。所有的精英,至少也都能识得数种各国文字,再加一种又何妨?
相比先秦诸国文字,正体楷书的辨识度、美感、书法所形成的那种视觉冲击力,再配上白纸这种轻便载体,简直就是所有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理想状态。
而孙铮又尽显上仙风采,无论三百人这边还是八百人那边,一应笔墨纸砚等书写工具,全都无限量供应。
要求只有一个,在开春之前,必须掌握正体字。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