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满腹经纶百无一用(第 3/4 页)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切!
孙铮鄙视道:“那说得是志士,说的是廉者!天下芸芸众生,有几个能有那样的觉悟?在大多数人眼里,生活的本质,就是生下来,活下去!
至于犯那种娇情心态,那是吃饱了撑的人才琢磨的事!
割肉饲鹰,那是佛祖才有的能耐!
你用这么虚无缥缈的标准,去要求平日吃糖咽菜只为苟延残喘的百姓,凭什么?”
杨廷和气的两眼发昏:“我辈读圣贤书,正纲常,明是非……”
孙铮抬手:“秦桧读的不是圣贤书?王安石不是一腔忠贞?文天祥不能明辨是非?可是有什么用?!”
朱厚照都听不下去了:“铮哥!你说秦桧背义,王安石误国,倒也罢了。文山先生一腔正义,宁死不屈,正显文人风骨,如何也要与此二人同列?”
孙铮摇头叹息:“那是文人的评价,你倒是问问被陆秀夫背着跳海的宋少帝是怎么想的!
一个文运昌盛的国度,被一群蛮子打到亡国灭种,这种风骨要来做什么?我倒宁愿他是那个早年浮浪的富家公子!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他死不死,除了他自己的身后名声,于大局完全没有任何影响!
这样的末世风骨,有什么用?”
杨廷和急了:“我辈读书人,正为匡扶社稷,使国力昌盛,不必再受那等亡国之祸。
然则如何行止?所谓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华夏先辈斑斑青史所载,那些前辈高人行止,为我辈后来者,树立榜样,指明方向。
照国师的说法,难道我们不应该学习文天祥的风骨?”
孙铮冷笑:“所谓时穷节乃现!风骨这种事,如何学得来?没到那个时候,你怎知自己能做文天祥,还是会做秦桧?”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