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给媳妇买车(第 2/4 页)
陈耀东车没停,从野地里一路趟了过去,将空气悬挂调到最高,直接把车开到了松树林子的边上,在一片平坦的草地上停下,十多米外就是幽静的老林子。
“这里真好呀!”
姜苗苗打量着四周赞道:“现在好多知名的旅游景区都是人工修的景观,虽然看着也挺好的,但却看不到这种没有人为痕迹的美景,这里也太安静了,一点杂音都没有。”
陈耀东道:“这种地方也就看着好,偶尔来看一下,你会觉得不错,来的多了其实也就那么回事,你看那些放羊的,脸蛋晒的黑红黑红的,说好听点他们生活在大自的美景中,其实过的日子就不是正常人的生活,比咱们景安的农民都差远了。”
姜爸点头:“小陈说的不错,这种地方也就适合看看景色,不适合居住,而且高原地区紫外线强,对皮肤很不友好,你们帽子戴好,别被晒的脖子起皮。”
姜妈和姜苗苗就连忙扶了扶帽子。
姜爸紧紧衣服,问:“我去爬一下山,你们谁去?”
姜妈和姜苗苗都摇头,对爬山没什么兴趣。
陈耀东只得连忙道:“我去吧,阿姨,苗苗,你们冷了就在车上坐会!”
姜妈和姜苗苗点头,这地方确实还有点冷。
快入夏了,这地方却跟刚刚开春一样,得穿厚衣服。
当下取了两根圆木棒,和姜爸一人一根,钻树林子去了。
姜妈和姜苗苗就在车附近转转,这里地势较高,正好俯瞰下面的小镇。
四野清幽,天地之间一片寂静。
确实令人心旷神怡。
姜妈问姜苗苗:“苗苗,要是真嫁到景安,你没想过我和你爸吗?”
姜苗苗道:“妈,你什么时候这么多愁善感了?”
姜妈没好气道:“妈妈也是人,又不是神,景安这么远,来一趟多不方便,你以后要是结了婚,一年头到我和你爸能见你几次,要是将来有了孩子,更回不去保府了。”
姜苗苗道:“那你和我爸有空就来景安啊!”
姜妈更没好气:“我白养你了。”
姜苗苗苦着脸:“那你说咋办?”
姜妈叹气,她也不知道咋办。
姜苗苗转了转眼珠,道:“要不你和我爸退休了也来景安吧!”
姜妈哭笑不得:“你以为是过家家呢,说来就来。”
姜苗苗不明白:“你和我爸不想来吗?”
姜妈心里叹气,还是阅历少,看不透有些东西。
有几个爸妈跟女儿女婿一起过的?
不是没有,可能过好的实在屈指可数。
陈耀东和姜爸没走多远,爬了半个小时就回来了。
眼看到了中午,就开始去了小镇。
曹兴平和小张一直在牧家乐准备吃的。
陈耀东进毡包前还问了一声:“羊肉是新鲜的吧?”
曹兴平道:“新鲜的,我看着他们宰的羊。”
陈耀东点点头,那没问题了。
旅游景区就没有不坑的,来了大草原,自然要吃新鲜的羊羔肉,可不想吃那些在冰柜里不知道冻了多长时间的死羊病羊,得让姜爸姜妈尝一尝最正宗的高原小绵羊。
毡包很大,就是那种传说中的蒙古包。
虽然是个小包,但六个人依旧显的很空旷。
偌大的毡包基本全是炕,就进门的地方留了一小片地方。
当然炕是木头做的,可不是农村那种土坑。
脱鞋上塌,巨大的木榻中间搬张桌子,人围着桌子坐上一圈。
聊了几句,一大盘热气腾腾的羊肉端上来,全是原色原味的。
陈耀东招呼道:“叔叔阿姨尝一下,这是裕北草原上的高原小绵羊,在河西省内也算是特色,外面基本吃不到,都本地消化了,清炖挺不错,炖的时候只放些大葱大蒜,没有其他调料,羊肉味道挺纯正,没有其他乱七八糟的调料味,你们尝尝。”
姜爸拿起筷子招呼:“小曹、小张你们也吃,今天辛苦你俩了。”
曹兴平和小张连忙拿起筷子,连声客气。
羊肉炖的确实不错,味香而不浓,醇厚弥远,有一股淡淡的却很纯正的清香肉味,没有那股子大多数人难以消受的膻味,而且羊羔子肉鲜嫩上口,不像老羊嚼起来那么费劲。
姜爸平时不怎么吃羊肉,今天却吃了三大块。
连姜妈也吃了两块,似乎来到高原地区,总能令人胃口大开。
就连平时不怎么吃肉的人也能吃上几块。
只有姜苗苗尝了一小块,就不吃了。
过了一会,陆续又上来了七八个菜,还有一大盆飘着油花的羊肉汤。
外加一盆热气腾腾的白馒头。
菜很一般,和外面的没法比。
条件在这放着呢。
姜爸喝了一碗羊肉汤,感觉挺不错,就又喝了一碗。
两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下肚,顿时从里热到外。
似乎连高源的寒气也会驱散了大半。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