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这老头这饼画得好大(第 2/4 页)
欧丽雅集团总裁离开后,宝杰集团首席执行官到访。
与他同行的是炎国区总裁,也就是位于花城的炎国区总部总裁,以及总裁助理。
要不说花城是个制造之城呢!
九十年代,国企改革,外资涌入,大量工人下岗,南下淘金。
有的人建立了工厂,成了老板,更多人则成为为外资打工的工人。
用廉价的劳动力为外国公司赚取着巨额利润。
宝杰在八十年代末就进入炎国,九十年代就在花城建立了花城宝杰公司,又建立了研发基地和生产基地。
所以宝杰跟欧丽雅代工不同,宝杰有自己的工厂。
它在炎国市场上已经完全本土化了!
不像欧丽雅那些奢华的包装和名字,宝杰旗下很多常见的品牌,听起来土土的,看起来也土土的,很接地气。你甚至都想不到它是一个外国品牌。
跟欧丽雅从金字塔尖往下布局不一样。
毕竟炎国大部分还是穷人嘛!所以宝杰的产品很低价,九块九的漂柔,没有头屑的海菲丝,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
执行官待人和气,也很接地气,叫李富雷。
进入宝杰四十年,从洗洁精品牌助理做到董事长,是一个商界传奇。
也是《财富》杂志评选出的商界影响力前十,与巴菲特那一排的。是商学院教材上的人物。被称为“管理之王”。
而宝杰也被称为商业人才的黄埔军校。很多大佬都曾在宝杰工作过。
那么,李富雷也可以称为校长了!受到很多商业大佬的尊敬。
他进入宝杰前,宝杰主要靠自主研发,并购品牌不到百分之十。他进入后,并购品牌占到百分之二十,他还提倡要占到百分之五十。
因为研发一个产品费时费力费钱,而直接收购已经成功的品牌,占领它的市场和渠道,则简单得多。
他进入宝杰,最大的改革就是一边降低成本,一边走低价策略。
跟欧丽雅这样的化妆品集团不同,宝杰是日化集团,涵盖范围更广。一个家里方方面面的生活用品都离不开宝杰,所以太贵了不行。
这样的策略让宝杰成为全球最大的日化集团,全世界的人每天都在与宝杰接触。
这也正是李富雷在发展中国家得到的经验。
九十年代,他担任亚太区总裁,建立自己的团队。也让宝杰产品在九十年代快速覆盖炎国的城镇乡村。
而彼时,美国经济进入衰退期,宝杰股价大降,高管纷纷离职。在外的,也就这么一个常胜将军。
李富雷被召回本部,临危受命,成为宝杰集团全球ceo。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