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裴祖还乡(第 3/4 页)
在他的身后,高墙上挂着一幅画像,是个胡须花白,身穿官袍的老头,这一位就是他们东劵房开天辟地的祖宗,裴辑。
只是这位祖宗,距离现今的年月有些遥远,足有上百年了。
众人做好了准备,只等着三叔公一声令下。
三叔公做足了派头,而后扑通跪下,嚎道:“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孙病秧子裴范先,今日终于死了!”
咣叽就磕了一个,子弟们立刻有样学样,一时之间,不大的房间里,叮当之声此起彼伏。
想到这些年倒的霉,三叔公就抑制不住情绪。
“这些年,东劵一房不能振作,都是这病秧子害的。十郎学业最好,那一年正要参加科举,谁知参考之前和病秧子擦肩而过,就染了咳疾,差点吐血。”
“进士也没拿到,直到今天还在充当挽郎。”
身后的十郎,面容姣好,年约二十,听到三叔公的诉说,眼泪哗哗的流。
挽郎的苦谁知道啊!
实际上,十郎的官阶并不低,足有七品,就是寒窗十余载,侥幸中了进士,初入官场,也只能授个七品官。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十郎是占了很大的便宜,只要他安安稳稳的做官,逢三年官阶就可以升一级。
如此一来,不出三十岁,十郎就可以步入大唐中级官吏的行列,披上红袍。
唯一令人遗憾的,则是挽郎的业务范围。
二三十个美少年,站在送葬队伍的最前面,讴歌舞蹈牵引死者亡灵奔向极乐净土。
这些精心挑选的美少年,就是挽郎。
通俗点说,就是抬棺材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