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未说盘堆玉脍,且看臼捣金虀(第 2/4 页)
皇帝不喜?
但天下人识我!
“天启,你请可以,但须作诗一首,否则这一顿还得我来请!”
旁边杜甫完全不知道自己挂了之后会成人人称颂的诗圣,这时候他困顿洛阳,仕途失意,过着贫困的生活。
对于李奥这位真心敬佩自己才学的年轻人。
心中又是感动又是惭愧。
昔时年少豪情。
他真不知道自己此刻还能剩下几分。
作为‘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的天才少年,他幼年生活富足,可是越是长大越是扑街,贫苦的生活折磨得他很难不面对现实。他也想跟李白一样潇洒仗剑走天涯,酒足踏歌过长街,问题是生活不允许啊,年已三十三岁的他不再是那个‘裘马轻狂’的十九岁少年。
那时候他有兖州做司马的父亲,现在他是别人的父亲。
当然他不知道自己的悲惨其实才刚刚开始。
后面更惨。
非但考试失败,仕途无望,后面还会饿死儿子。
等到安史之乱爆发,他被叛军俘虏了,更惨的是因为名气太小,官职太小,不被重视,根本没有囚禁,而同样被俘的王维则被严加看管……尝尝一个诗圣,得到这个待遇,这种结果,让后人看了简直哭笑不得。
“愿闻天启之诗。”
杜甫同样想知道李奥是一个什么样的年轻人,这是个普通慕名的富家子弟,还是有真才实学呢?
李奥大笑。
摆手。
“吟诗作对非我所长,不过小子倒是听过别人名句,愿与两位分享。”
李奥站起来,先给李白和杜甫倒酒。
然后清了清嗓子。
“有位长者名范仲淹,其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德,曾有诗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好诗,恨不能与此长者相识。”李白激动得击掌兴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听后,感觉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这人有圣贤之心啊!
“范仲淹老先生不在此世,难以介绍相识,倒是文正公诗中鲈鱼,另一位陆放翁诗中‘未说盘堆玉脍,且看臼捣金虀’的‘金齑玉鲙’可以请太白兄子美兄品尝一二。”李奥将手底一翻,翻出一盘鱼肉切片,堆起来仿如雪堆,周围辅以金色调料为饰的刺身拼盘。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